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用“心”去导航

转:用“心”去导航

2015年04月04日 00:26:13 访问量:358
    新世纪,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飞速前行,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也逐步复杂,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身为班主任的我就像一位船长,在带领孩子们远航的途中不但要追求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而且要努力探索新的航向。

在学生身上,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影子”,正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班主任,这种特殊的效应就更为明显。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我明显的体会到校园就是一个网络体系,而班主任在这个群体既是指挥者,又是联络各渠道的“纽带”和“桥梁”。

   任职的第一天,我送给他们几句话,“人生短短的行程中,包含着很多真理和现实:成长的喜悦、行为的荣耀、成功的光彩。昨天只不过是梦幻,明天只不过是幻影。脚踏实地生活在今天,把昨天改成幸福的梦想,把明天化为新的希望!”然后给他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给生命中一个前行的目标”。的确,为自己的人生设定明确的目标,生命的力量才有所指向或集聚,成功的航船才有明确的航向。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当我们有了清楚的目标,并且每天都朝既定的目标前进,尽力把每件事情做好,成功的一天就离我们早了一步。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因为我具有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的多重角色地位,所以我必须得采取符合自身多重角色的行为模式。

   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即“勤走动”。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我工作的实质,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调控,这就要求我从各个方面度教育、了解这些学生。譬如: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这样便可以较好的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从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更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而深入学生,那么学生便会对我们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教育也便有了成功的基础。

   时常观注学生的生活,即“善观察”。若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与学生家长联系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因此我们不仅要勤于观察,而且要善观察,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采取客观的教育措施。

   注重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即“多沟通”。这些年来,我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有一种深刻的体会: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多沟通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多勾通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每个班上都有一些在班上从不惹事生非、制造麻烦、成绩不冒尖的学生。他们一般总是默默无闻,规规矩矩,成绩是不上不下,品行也不好不坏,上课时往往是貌似在听,其实思绪不完全集中在课堂上,对老师课后的教诲也总是听不进。对于这些学生要激活内躯力,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用关怀、期盼的目光鼓励、帮助他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在默默地关心他们。教师更要时常对他们提问,创造情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置于学习氛围中。这样,才能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畅游在能力的海洋中。

    善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即“常表率”。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就是我们这些班主任,特别是像我们这些住校的班主任,学生受我们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我们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应。记得我刚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接手的是我校01信息(3)班,从当时的情形,可以肯定这个班级是一个比较难管的班级,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记得一次班会课,我进教室时发现讲台上有一堆瓜子壳,我并没有直接追查是谁干的,而是用塑料袋把瓜子壳包好扔到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从此后,教室变得干净多了。我想这应该是“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的道理吧。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比如,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学生宿舍,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题班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水;天冷了,给身体差的学生送上一件外衣;生日晚会上,为学生燃起象征生命旅程的蜡烛;野炊途中,主动接过体弱同学的背包;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教育效果。

   善于归纳总结,即“善思考”。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因此,思考是我工作的灵魂。以班主任工作过程为线索,既要思考如何在自然状态下掌握学生的感性材料,分析、研究其隐藏着的本质特点,又要想想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以教育对象为线索,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教育目标为线索,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性和局部性;以教育内容为线索,既要全面思考学生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可见,作为班主任,我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参与,否则,其教育只能是僵死、教条的,或者是主观、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咋一看,这些学生管理工作似乎有规律可循,可是教育对象是千差方别的。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学会倾听,即“当听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才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学会欣赏,即“善赏识”。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适当赏识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他也有优点。我们不仅要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不知道是那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几个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后进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

   捧一颗爱心给学生,即“多爱心”。如果我担任的是新近入学的班主任,我总会设法尽快消除学生那种人生地疏的感觉,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使学生有一种虽然少了父母长辈的关心和呵护,却不乏同龄人在一起的那种随意、畅快和集体的温暖。如果假期我和学生们分开一段时间,返校后会象久违的亲人问寒问暖,坐在一起聊天、交心。时间长了,学生和我的心就会越来越近,有心里话会愿意和我说,有困难会愿意找我帮忙。同时我还用爱心唤起了学生爱心,凡是我负责的班级,助人为乐、献爱心都成为一种时尚。因为他们会懂得人不仅为自己活着,更多地是为社会活着,作为社会一分子,能为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会更感到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去促使学生更多地帮助别人,奉献爱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品质。

   给学生多一些信任和肯定,即“多肯定”。我认为:一个好的班级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健全的班委会制度是一个班级正常运转的中枢。班委会成员各负其责,班主任布置、传达,然后大胆交给班委去完成。当然,教师不是说就没事了,而是必须最后把好关,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出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我总是本着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并先肯定后指出不足,使学生充分享受到通过自己努力付出后取得成绩的喜悦,也有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强大动力,学生会更加努力处理好各种关系,把老师交给的任务完成的更圆满,从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校不仅学到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实践经历,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觉得只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当然,对于我的角色的行为还涉及到良好的仪表、健康的语言、成功的教学等许多方面,还有待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析研究。总之,新世纪给我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和挑战,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