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在文章选入教材时,编者会依据教学的目标和意义的来确定文本出现的顺序和呈现方式,编者赋予了文本自己的主观意义;
其二,教师在教学某一文本前,会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比较深入的阅读,再结合编者的意义赋予文本的教学意义,思考如何利用这一文本来让学生获得什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会受到教师自身文化视野和教学基本技能的限制,至于是否能够做到深度解读,完全是教师自身水平的具体体现;
其三,当学生需要在课堂上阅读某一文本时,编者和教师的阅读意义已经介入其中,于是学生们就会在编者和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性阅读,这种文本的阅读又会派生出多层意义。①指导学生尽可能贴近作者所赋予文章的既定意义,首先给学生提供原生态的阅读空间,由学生自主获取文本的意义;②借助文本训练学生对类似文本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比如引领学生探讨文本运用的表达形式,学生自我尝试运用,比如边读边想的习惯,边读边批注的习惯;③展示学生的原生态阅读成果,介入教师和编者的阅读意义,使学生达到对文本意义的拓宽和深化,支持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或达成共识,认可和发展学生的原生态阅读成果和水平,这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介入编者和教师的阅读意义时,需要依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进行筛选和确定传达方式,过于深度解读是拔苗助长,过肤浅的解读是重复无效,只有适度,这个度就是学生当下的阅读水平或称最近发展区和学生当下的生命精神状态。
有人认为,小语教学应该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需过分挖掘文本本身的深刻意义: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挖掘文本的深刻意义对立起来思考了。其实,挖掘文本的深刻意义没有什么不妥,按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思考的越深入越好,角度越广越好,只有这样当面对学生的阅读时才会运筹帷幄,有效引领。这样并不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学生的阅读空间仍旧需要落到实处。顶尖的优秀教师与一般岗位的执教教师解读的深度是大不一样的,备课,不要拒绝深度解读,上课应有所取舍。
有人认为文本深度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应有的良好阅读习惯,是应该且必须交给孩子们的阅读方法:这里所指的深度解读也不知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析,还是师生对文本意义的共同讨论,还是教师研究思考文本的备课过程?前两种所指都不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而只有教师研读解读文本现象才是阅读习惯才会存在阅读方法。而如果所指是前两种,那则会引起教学实践层面的混乱。
又有人认为,文本的深度解读,需要丰厚的生活积淀为基础,小学生人生阅历有限,组织他们深度解读文本,并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建立应有的世界观,只能培养一种空谈:文本的解读深度由于受阅读者本身生活阅历积淀程度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这种说法中的深度解读文本,又把教师的解读和学生的解读混为一谈,其实不论教师也好,还是学生也好,都应该建立在各自的文化视野和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教师深入解读的作用和教学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解读。那样师生才会各有所获,各自成长。
还有人认为,孩子的天性在于单纯善良,一篇课文固然可以解读出深刻涵义,但对孩子而言,还是应该让他们多感受生活的美好一面,少去挖掘那些沉重与沉痛:这种观点涉及到多重意义。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里指的应该是低段的小学生;一是所选取文本具有反映不良社会现象和揭示道德沦丧价值意义的教材;一是对这类文本不宜深度解读。其实,这些意义是不应该搅在一起来谈的,不论选材还是教学过程中,中低段小学生不宜阅读和接触具有负面影响的文本和现象,这是儿童心理成长规律所避讳的。假如选取了此类文本,也应该由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决定教师深度解读文本后的教学操作。
深度解读,作为大家已经基本认可的术语,还是赋予一定的意义为好,上面的话语中,我对深度解读,是视为一种阅读现象来思考的,而不是视为一种教学现象或方式,以与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