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出现越来越多的自恋、自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父母过多夸奖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关。表扬和鼓励并不是一回事,表扬不当或者滥用表扬其实是一种教育风险。
过度夸奖 容易给孩子错觉
10岁的奕然就读于北京市西城区一所不错的小学。天资聪颖,能歌善舞,会弹琴、画画,学习成绩也不错,作文尤其好。每当父母、爷爷奶奶或熟人夸奖她,奕然总是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而且,她习惯于和同学、同伴比,时常会做出“张三唱歌不好、李四拉琴不怎么样、王五画画特烂”的评价,言外之意是“他们在这些方面都不如我。”
奕然从小就被家人的夸奖声包围着,奶奶对她宠爱有加,无论她做什么,奶奶总是肯定和表扬。每次奕然学了新曲子,奶奶就会说:“你就是聪明,学东西真快。”而当她把一支曲子弹熟练了,奶奶也会夸奖:“比楼下的思思弹得好多了”——思思比奕然大两岁,学琴比奕然早一年,但在奶奶眼里,自己的孙女弹得最好。久而久之,夸出了奕然的自大。
8岁的戴悦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读二年级。喜欢唱歌,她想参加学校的金帆合唱团,为此还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学了半年声乐。但遗憾的是,她没能通过合唱团的招新考试。这让戴悦极度失望,她不相信自己的水平不如其他入选同学,“我专门学过唱歌,身边的人都夸我唱歌好,我怎么会比不上他们那些没学过的?”戴悦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容置疑,老师不选她可能有别的原因。她让妈妈去找老师,无论如何要进入合唱团。妈妈不忍心伤害女儿,去找了班主任老师,请班主任老师和音乐老师协调。最终,她被吸纳为合唱团的候补成员。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只要孩子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是有一点点的小进步,家人都会轮番夸赞。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恋、甚至迷失自我,觉得“我是最好的,谁都比不上我!我想做什么就一定得做成。”
赞美和表扬 不能滥用
过度夸奖对孩子也会造成长久的伤害。孩子并非生活在真空中,除了家人之外,他们还会接触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跟家人不同、特别是自己不被表扬、赞美时,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自信心受到挫伤。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碰到批评时往往不能接受,面对困难时又垂头丧气。
如果孩子常常得到的表扬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一类简单泛泛、言过其实的评价,孩子就容易忽略自己是因为什么而被表扬,进而可能会形成虚假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一向聪明、棒、可爱,无论做什么都会赢得夸奖,直到某一天现实会击碎这个神话,孩子的幻灭感可想而知。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画等号的。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在面对其他挑战时会采取回避态度,因为过度的表扬还会让孩子变得为得到夸奖而努力,不想得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所以,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功,父母、家人不宜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扬,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以身体语言、用分享的心态来表达赞许,比如投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摸一下孩子的头或给个拥抱就可以了。夸奖孩子要具体明了,就事论事,应该多描述、少评价。比如,孩子自觉地把扔了一地的玩具收拾了,你可以夸奖说:“真是个好孩子,把玩具都收拾好了,这是个好习惯,以后要坚持哦!”如果孩子给你倒了一杯水,妈妈不妨这样表扬:“谢谢你倒水给妈妈,妈妈很开心。”
表面看来,“聪明的孩子”很得宠,但其实与知识水平相比,他们是否有健康心理、生存和生活能力如何、是否能与人和谐相处等,这些人格因素同样很重要。家长们在表扬和鼓励孩子时,别再一味盯着聪明与否的问题,而要从多个维度描述事实,恰如其分地评价孩子。
有技巧的鼓励和一味表扬的区别在于,鼓励更注重过程,而表扬指向结果。所以,父母最好用鼓励代替单纯的夸奖。
鼓励,是夸奖孩子在解决问题时付出的努力,让孩子感觉到做事情的结果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比如,钢琴弹得好是因为你勤奋地练习;学习成绩好,是因为你努力和用功、学习态度认真,只要坚持,会更好。孩子由此认为,成功或失败与自己的努力程度相关。简单的表扬则是夸奖孩子聪明,成功是理所应当,于是孩子就容易自恋、自负,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