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规范手机管理,携手家校共育

规范手机管理,携手家校共育

2023年09月25日 16:07:36 访问量:169


回顾政策要点

     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2022年9月1日,由福建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正式施行,为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决定继续严格执行“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设备进校园”制度,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敬请配合!

1.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这里所说的手机是指各种电子移动通信工具,包括各类电话手表、电子音视、游戏机等便携式无线娱乐设备、便携式电脑和iPad等可以作为上网平台的电子设备以及上述工具或设备的相关配件如号卡、电池、电源、充电器等,如已配备,请收回管理。若确有配备需求的,须要求孩子不得带到学校。

2.密切家校联系,家长主动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

3.为便于学生联系家长,学校已在宿舍、教学楼、门房等安装固定电话,提供给学生使用。

4.在对学生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家长们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积极培养孩子其它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粗暴行为,杜绝发生极端事件。

5.对学生私自携带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入校的行为,学校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希望家长们予以理解与支持。


了解手机危害

     手机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危害:


 引发身体的伤害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时间玩手机,会危害生长发育,引发头痛和失眠,视力下降。长期低头玩手机,易对颈椎造成伤害。反应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都会有所下降。


造成学习的影响

    青少年自控力弱,贪玩心重,很难抵御手机的诱惑。用手机打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等,容易造成学习分心;若是习惯使用手机查询作业答案,逐步形成依赖,不喜欢思考,会导致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导致情感的淡漠

    如果整天痴迷于玩手机,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容易忽略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可能致使家庭成员、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甚至出现人际沟通障碍。


产生安全隐患

    数据统计证明,因沉迷手机使用导致交通意外事故的危险系数高达43%。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进行网络诈骗,网游充值或是进行不良信息的传播,极易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规范手机管理,携手家校共育

  

     不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有部分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理由是:这个手机里没有电话卡,不能打电话。殊不知,孩子需要手机并不是为了打电话,只要能连接网络,他们就能玩游戏、看小说、聊天……这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有句很火的话:“想要毁了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所以,请您一定慎重对待手机问题。

     在您的监督下合理使用手机。信息时代,我们做不到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但是请您监督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当他需要查资料时,当他周末想要聊天放松一下时,请您规定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确保手机回到您手里。当然,在孩子面前您自己也要合理使用手机,以身示范,这是管教孩子的前提。

     建立家长同盟,共战手机问题。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实,您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可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够兼顾学业与娱乐,与其家长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您不妨多请教班里的一些家长,共克难关。

     帮助孩子平衡上网和其他活动。周末,您可以尝试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球、一起去公园健身。有家长会诉苦:“老师,我周末想带孩子出去玩,可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有许多社会机构提供公益活动,比如烹饪、参观博物馆、DIY等。可以给孩子报名,让他们与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做活动,这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做好榜样,严于律己。如果父母整天对着电子产品娱乐,在耳濡目染下孩子很难不学着做。而一旦他们体会到手机的乐趣,要让他们放下就很难了。如果是因为工作不得已要看手机、电脑,可以和孩子说明情况。如果只是为了看剧、玩游戏、刷朋友圈,是否可以暂时放下手机,陪孩子玩玩游戏,读读绘本,聊聊天呢?

     引导孩子运用电子产品学习。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教孩子了解到电子产品的优点,引导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新知识。例如:手机的地图、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微信语音信息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家长可以帮孩子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各位家长能积极配合,协助学校和班级建立起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长效机制,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优良的学习成长环境。



编辑:林夏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