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教育专家建议:让孩子处理纠纷,大人不必干涉

转:教育专家建议:让孩子处理纠纷,大人不必干涉

2015年03月19日 19:47:45 访问量:860
      “我的孩子跟别人玩的时候被欺负,家长该怎么办?”日前,家长林先生在泉州德育微信平台上寻求帮助。市教育局德育科有关专家表示,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他处理冲突的能力和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孩子以后在群体中的表现。要把权利交给孩子,不用横加干涉,让孩子学会去处理冲突,学会去协调。

  通常当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矛盾时,父母有什么反应呢?归纳一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家长代替型:家长代替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商量、谈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协商能力的机会,孩子的心中不仅会积累起依赖性,还会因缺乏锻炼的机会而变得社会智商低下。

  ●注意力转移型: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又不愿意去“招惹”孩子的“是是非非”,于是用另一个玩具或其他玩的机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要比“家长代替型”稍好些,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启发孩子,让他明白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但避开矛盾也就意味着错过了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敢直面挑战,一味躲避矛盾。

  ●拔刀相助型:大人用自己的冲动代替孩子的思考,家长领着孩子去“兴师问罪”,试图以“暴力”平息孩子间在游戏和玩耍中正常的纠纷。这是最糟糕的处理方式,它不但剥夺了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还会使孩子滋长仗势欺人的心理。长此以往,被损坏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有他们的道德根基。

  ●忽略型:很多情况下,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矛盾,最终可以由孩子自己协商、自己解决,大人不必干涉,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的预演:学会处理与他人的纠纷,学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有好处的。

  如何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呢?

  有关专家表示,要鼓励孩子间的群体活动,允许孩子参加“没有组织”的游戏。没有成人的组织,孩子们要在一起玩,就要自己建立规则、遵守规则,就要学会妥协、协调、让步、服从大局。家长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孩子建立群体活动环境,如社区游乐场、各种各样的球队等。 在孩子参加群体活动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孩子在游戏中被同伴排斥时,不可一味护着、宠着自己的孩子,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学会如何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纠缠问题本身。

  当孩子在游戏中同他人发生纠纷时,鼓励自己的孩子主动与他人协商。让孩子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学习妥协与周旋。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