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明白孝道
“读”就是阅读,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了“孝”的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不同的含义,同时一个个孝敬故事感动着他们,为父母而装疯卖傻,为同学不惜舍弃自我,为国家牺牲自我的故事,时时激荡在学生的心中,这些孝敬故事感动着学生,影响着学生。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其中不乏孝敬教育素材,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孝敬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章做了大量铺陈:家庭经济拮据;祖母刚死,靠典当才能发丧;父亲的差使丢了,在父亲受到多重打击情况下,父亲处处想到的是我的感受。他亲自来送行,并且艰难爬过月台买橘子。朱自清在看到父亲爬月台时,不得不感动地流泪了。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多次流泪,有感动的泪、自责的泪、愧疚的泪等种种复杂情感,但不管是那种情感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父亲的爱。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文辞,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新颖的立意,但就是这样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却被文中的浓浓亲情感动,在有感情朗读时,许多学生泣声不断。学生明白了,父母的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柔风细雨式的,作为孩子,应在细微中感受父母的爱,更要珍惜爱、回报爱。
2、推荐或自己搜集孝敬有关的故事、新闻,明白孝敬的行为
(1)成语中的孝。教师给学生印发成语故事中的孝敬故事,配以译文、解释,学生能轻易看懂故事,既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明白了古人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如读了《戏彩娱亲》,学生看到了老莱子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又如《鹿乳奉亲》周剡子为了给双亲治眼疾,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差点被猎人射死。读着这些孝敬成语故事,学生心灵被触动,心中泛起波澜,有了也想去孝敬父母的意识。
(2)阅读报刊杂志,交流孝敬的感人事迹。
孝敬成语故事确实感人,但毕竟时代久远,对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有些行为举止并不适合现在的人去做。所以,教师让学生们翻阅报刊杂志,学生看到现代尤其是最新的孝敬感人事迹,能复印下来,把这些材料张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这样一来,一个人看到的故事,多个人可以享受,更促进整个班级孝敬教育氛围的形成。
二、写,表达孝道
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自己命题让学生去写,而学生往往因缺乏素材而愁眉不展、苦不堪言。而写孝敬日记和编手抄报,学生完全没有了写作文的痛苦,而且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文字也变得顺畅优美起来。
1、写孝敬日记,记录自己的孝敬举动。
读了孝敬故事,看了孝敬新闻,学生明白要孝敬父母,珍惜亲情,那到底能不能做起来呢?假如仅停留在懂孝道,而不去行孝道,那么,我们的教育只会事倍而功半,所以,为了严格督促学生真正落实孝道,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的孝敬行为,写好孝敬日记。学生孝敬的举动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如给爸妈捶背的、帮爸妈做家务的、送爸妈节日(生日)礼物的、照顾生病的爸妈的等等,他们在尽孝道的同时,还感受到爸妈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更明白了尽自己的能力爱父母,让父母高兴。教师批阅学生的孝敬日记,及时表扬或引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孝敬行为是恒久的。
2、编手抄报,记录身边的孝敬事迹。
编手抄报,不仅可以把学生平时积累的资料整理出来,而且还锻炼了美工、写作、设计等各种能力。学生编的手抄报,画面美丽,文本精美,故事感人。如“孝心花园”、“给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劳动中的孝”、“节日里的温暖”、“伸出爱心之手”等为主题的孝敬手抄报,有的是以孝敬日记为主要题材,有的是以新闻时事为主要题材,有的是以精美孝敬故事为主要题材,学生编好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把最优秀的张贴到“视野窗”里。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孝敬意识更强,写作热情也更高了。
三、说,推动孝道
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新课标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而“孝敬”为主题的话题最适合不过了。因为每个学生都被关爱着或去关爱别人,他们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学生最容易说。所以,我又从“说”的角度,做了如下努力:
1、每天背一句孝敬名言
作为语文老师,平时就要求学生积累美句,我以孝敬教育为契机,让学生按照学号来轮流,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并且理解、背诵。这样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更进步拓展孝敬的内涵,明白如何落实孝敬的举动。
2、每月开展一次讲孝敬故事活动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彼此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学生在平时看书过程中,把精美的孝敬故事复印下来,整理在“美文本”中。做到这样还只是一个人在享受故事的美,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些美和拥有这些思想,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学生在讲故事前认真准备,孝敬思想在潜移默化地过程移植于他们的心中。在讲故事时,讲的学生讲得声情并茂,听的学生听得神情专注,身临其境,台上台下共鸣,产生极强的影响力、感染力。
3、半学期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傅玄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思想会相互感染的,假如每个学生有孝敬思想,在家关爱父母;在校关心同学、尊敬老师;在社会上可以对陌生人伸出温暖之手,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那么天下将会更和谐了。我在每半个学期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学生精神饱满,激情昂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发生在身边的孝敬故事讲起,发自肺腑地抒发了他们对于父母的爱。富有感染力的演讲,不时赢得了台下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孝敬教育在这样生动、活泼而有趣的活动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行,践行孝道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综合性学习都涉及到“爱”,如“献给母亲的歌”、“我爱我家”、“关注我们的社区”、“让世界充满爱”等,我充分利用这些综合性学习,让孝敬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家庭延伸到社会,使学生的孝道思想落实到行动上,从而达到践行孝道的目的。如开展“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从这些方面带动学生践行孝道:1、拍摄下最能展示母亲形象的照片,并给照片命名,配以热情的文字说明;2、用心聆听母亲的语言,收集母亲平时说得最多、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或几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3、学生主动与其母亲交流,了解母亲对自己的心愿,要求学生思考:你做到了吗?你将怎样去做?4、为母亲做一件她最渴望的事;5、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这些活动有的在课堂上开展,有的在家中开展,许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原先懂事,更孝顺了。
“孝”的延伸应该是爱,除了爱父母,更要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在孝敬行动中,学生在家让父母高兴,他们的孝敬思想也情不自禁地表现在公共场所,帮小区的老人拿东西,扶病弱的人过马路,为上坡车夫推一把等等。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活动过程中,我让学生调查社区里留守老人的人数、各自的年龄、经济状况;为鳏寡孤独的老人做几件好事;配合社区管理人员把社区内的老人组织起来,开展“夕阳红”活动。事后受到了社区领导和社区老人的高度赞美,学生一路走来洒下的是一路爱。
教育是无形的,必须有相关活动作为载体,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活动越具体,效果越显著。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读、写、说、行“四策略”,让学生在这些有趣而活泼的活动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心去实践,不仅有益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且可以轻松、愉悦又有成效地实施孝敬教育,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