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拥有无限的潜能。但有人说,儿童教育就犹如捏陶土一样,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去捏塑他;等到年纪大了、这个陶土就越来越硬,这时也就越来越没有办法塑造他了。在孩子表达力的训练方面,确实是如此。
各位可以去观察一个现象,同样是中国的孩子,可是在西方受教育的留学生小朋友,他们的表达能力就特强。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东方华人的小朋友,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地方不懂,他会觉得“一定是我不好才不懂,因为老师一样的教法,其他小朋友都学会了,怎么只有我还不会”,所以遇到不懂之处,中国的小朋友常常不敢举手。一来他怕举手问问题会被骂“怎么这个都不会啊,老师都教给你了,你还不会……”;二来担心其他小朋友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笑他;三来则怕问了问题之后,老师可能不回答他,这样会没有面子。然而,西方的小朋友就不一样了,如果什么地方不会,他会觉得“是老师没有把我教好,我不会是老师不好,因为把我教会是老师的责任啊”。一样遇到不懂之处,他们会举手并且大声发问:“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议中国所有的小朋友们,要试着改变心态:当你不会的时候,不一定是你不会,是爸爸、妈妈和老师还没有把你教会;你要相信,把你教会就是他们的责任。改变心态以后,你才会勇于表达。
另外,以前中国人常讲一句俗话“小孩子只有耳朵没有嘴巴”,大人总是希望小孩子大部分是多听,听大人的教训、听大人的教导,尽量不要表达意见。这也是不对的观念。
表达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在小朋友的表达力训练上,要从小就开始做起。比如一个幼儿园老师,便可以在上课时经常鼓励小朋友:“某某小朋友,请你发表一下你的看法,或说一下你的感受。”老师们也可以在讲完一个故事时,邀请小朋友们表达,请有不同看法的人举手,请有不一样意见的人表达一下。这样你会发现,小朋友原来是很能够表达他的想法的。
鼓励小朋友表达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当他表达的时候,大人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有很多父母老师都喜欢讲道理,可是这样对小朋友其实不一定有帮助;或有时还会打压他,跟小朋友说:“你讲得不对、这样会让人家看笑话”“你的观念错误了”等等。事实上,小朋友是很敏感的,可能你一指责之后,他下次就不说了。
另外,假设小朋友有一些说谎或偷窃的行为,即便我们知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但也应该想一想,小朋友为什么要说谎呢?非常可能是如果他说了实话,反而会得到责备。这时,当然我们要告诉他以后尽量不要说谎,但是也要让小朋友“说实话”这一个行为得到肯定,不要一味地责备他。
整个表达力的训练,表达“感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最会压抑感受了。有报道指出,中国是全世界乙型肝炎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原因也正是:我们通常压抑了我们的情感!
在看外国影集时,我们都曾很羡慕影片中的外国小朋友,在睡觉之前都会跟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外国的父母也会在出门时跟孩子说“我爱你”,甚至会KISS GOODBYE。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念和做法。
像我曾看过一部电影,里面的小朋友才小学四年级,有一次他在家里很伤心、很难过,然后他爸爸就对他说:“你为什么这么伤心难过?”原来这个小朋友的妈妈才过世不久、爸爸想要安慰他,没想到小朋友却说:“爸爸,我知道我是不应该的,妈妈才过世不久,可是我的难过跟悲伤其实不是因为妈妈过世,妈妈过世我也很难过,但是主要是因为我最近失恋了。”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个孩子的情形,如果遇到中国的父母,他大概开始挨骂了!第一,小朋友才小学四年级,小学四年级就可以谈恋爱吗?这就是活该。第二,小朋友妈妈才过世几个月,小朋友竟然不是在想念妈妈,而是在为失恋难过,实在是不应该。
可是各位猜猜,这位父亲怎么说?我觉得这个爸爸很棒,他带小朋友出去散步,在河边散步时他就跟小朋友说:“我明白第一次失恋的心情,爸爸第一次失恋的时候,可能也哭了很久……”这个爸爸不但完全没有去责备他,并且还跟小朋友谈“他的感觉”;当小朋友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伤心难过时,他也不会去打扰,只是告诉小朋友:“爸爸知道你现在失恋很难过,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忙或安慰,你可以告诉我。爸爸会陪在你的身边。”
能够以这样的一个心态,让小朋友愿意去表达他的想法,让孩子放心说出他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令小朋友明白:表达是安全的,表达是重要的,表达就是一种生命的展现,就像任何一朵玫瑰花都渴望开得最灿烂、最美丽一样。
问:孩子特别爱看电视,尤其是暴力节目,怎么办?
答:你们要先自我检讨,是否父母陪孩子做作业、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了,孩子无聊才会一再看电视。你们是否要安排多一些的亲子活动及户外活动的时间,而非一天到晚都待在屋子里。此外,孩子爱看暴力节目是对活动力的需求,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球类、游泳、跆拳道等剧烈运动,让孩子精力可以发泄。
同理心让孩子学会感恩
文|许添盛(台湾心理作家)
所谓的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
举一个现象来讲。在国内,因为计划生育的结果,造成很多家庭有二三十个大人,一起教养一个小朋友的情形。这二三十个大人,每个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当成是家里的宝贝,小朋友在家里就变成一个小霸王了,所有的人都要让他、宠他,还必须要听他的才不会使他生气。
这样的一个小朋友,非常可能被宠坏了,日后他会理所当然认为,每个人都要把玩具让给他,生气或哭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向他道歉,当他不高兴时、每个人都要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帮助他。
如此一来,当他开始上学时,就会产生适应上的困难。为什么会适应困难呢?各位想想看,全班有二三十个小朋友,每一个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那么谁要让着他呢?所以,他马上就适应不了了。可能他会觉得:我在家里谁都让着我、玩具都是我的,可是怎么到了学校如果我揍他、他就还手呢?怎么我拿他东西、他不让我拿呢?他还会发现,为何老师没有特别照顾我而把注意力分给二三十个人呢?这时,也就遇到挫折了。
因此,家长要引导小朋友学会将心比心。当一个小朋友面对上述的情形时,同理心就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心理能力,我们可以告诉他:“小朋友,你是爸妈心目中的宝贝,可是别人也是他爸妈心中的宝贝啊!别人打你,你会难过;那么如果你打别人,别人同样也会难过啊!”
要引导小朋友了解,原来别人的感觉就跟我们自己的感觉一样重要,原来在我们的世界里面,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当小朋友先学会感受到他人的感觉时,便能够同理别人的感受了,他就会变成一个在思想和感受上逐渐成熟的孩子。
例如,有时父母永远都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好比吃饭时,鱼刚上桌,爸妈就全都给小朋友吃了,渐渐这个小朋友会觉得,是的,这些都是要给自己吃的。假设有一天,因为鱼实在看起来太好吃、太美味了,妈妈闻到香味也受不了了,就跟孩子说:“宝贝,这个鱼很好吃,妈妈也要吃。”各位知道可能小朋友会有什么反应吗?他会直接把鱼拿到自己面前,然后说:“我不要给妈妈吃。”往往父母在这时候才发现,糟糕了,原来我们家的孩子已经不懂得什么叫做同理心了。
原因是,父母从小给他的教育历程中,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知道有我而不知道有别人,他只知道自己的享受,甚至有时比较自私自利,完全不在乎别人,也完全没想到这好吃的三餐都是妈妈做的,是爸爸在外面辛苦工作才提供他去上学、去学琴。这时,他已经变得没办法去感谢周遭的大人了。
所以,当父母尽力让小朋友过好日子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也要让小朋友同时有感恩的心,引导他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整个社会和国家对他的栽培。也要教他如何帮助他人,比如告诉他,有时老师拿很重的东西,他就可以帮助老师拿一些,这样才是最棒的小朋友,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他也要学会相应付出。
有位妈妈曾跟我说:“许医师,你说要经常鼓励孩子,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鼓励我的孩子,因为他总是最后一名。”我就跟她说:“首先,你还是要鼓励你的孩子,你要告诉他,他真的太善良了,你看他长期霸占了最后一名,才能够让其他的小朋友最坏的成绩也只是倒数第二名,你说他是不是很善良?”我继续告诉她:“其次,你看你的孩子,虽然每次都是最后一名,可是他还是这么快乐、开心,即使成绩不好,可是他还是能够对生命保持乐观的精神,你不觉得这个孩子很棒吗?”并且我请她还要对她的小孩说:“你既然都是最后一名了,也不会再退步了,将来就有机会可以得到最大的进步奖。原来,得到最后一名还有这么多好处啊!”这个妈妈听得都笑了。
同理心,就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句话: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小朋友试着去了解别人的感觉,体谅父母的辛苦和老师的付出;家长能够引导、帮助小朋友做到这一点,他就会是一个品学兼优、各方面都很棒的小朋友!
问:孩子沉迷网络,家长怎么办?
答:家长先不要太担心,现代小孩应用网络和网络交友都是必要的能力。此外,有些小朋友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自我价值及成就感,也会在网络世界得到自我肯定,有些小朋友是因为逃避家中不好的情绪或逃避课业压力,才躲到网络世界里去,因为他只要一上网,就可以忘记现实的压力及失败了。这时应了解孩子的困难,再将他引导回现实世界才是智慧的做法。
[作者介绍]
许添盛:台湾心理作家。毕业于台北医学院,曾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目前拥有自己的阳光心灵教育基金会、阳光心理诊所及文化出版社等,任台湾《联合报》、《大成报》媒体的专栏作家。著作有《在孩子心里飞翔》《孩子都是老灵魂》《绝处逢生》《我不只是我》《身心灵健康的10堂必修课》《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等。
(本文节选自《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亲子教育智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