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辨明“好学”与“学好”关系

转: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辨明“好学”与“学好”关系

2015年03月26日 08:01:12 访问量:967
     “好学”与“学好”是什么关系?好学生是不是学得好的学生?能不能通过教育理念的改变,让我们的学生实现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有着独特的见解。

  记者:为什么要关注“好学”与“学好”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钱颖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往往被老师塑造成为“学得好”的学生,但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发现,仅仅“学得好”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高水平大学对人才的需要,我们更想见到那些“好学”的学生。

  “学好”与“好学”是“学”的两种不同境界:“学好”是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的探索;“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好学”远比“学好”更重要。

  记者:如何实现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

  钱颖一:“学好”有一套方法,做好预习、上好自习、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掌握知识点等。“好学”也有方法,在我看来有5个要素,我称之为“五好”,分别是“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

  记者:能否请您就这五个方面分别具体阐释一下?

  钱颖一:第一,好奇。好奇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推动力。10年前,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所以我认为,好学的第一要素是好奇,好学源于好奇。

  第二,好问。好奇往往导致好问,而好问是质疑既有知识、探求未知的起点。但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学生不好问,也没有激励他们去问。重视教育是我们中国人与犹太人的一个共同点,但是两种重视教育的方式很不同。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提出了什么好问题”。 全球犹太人总数两千多万,还没有北京市人口多,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犹太人有上百。这或许与他们的好问有关。

  第三,好读。阅读的范围很广,我在这里想强调两点。一是在当今碎片化信息高度发达的时候,在微博、微信、网页等信息随时随地都可及的时候,不要忘记读书。碎片化的信息不能代替系统化的书。二是不仅要读与专业相关的读物,还要读超越专业的读物,特别是思想性读物。

  第四,好思。好学的核心是好思。如何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创造性思考,才会有批判性思考。好思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

  第五,好言。只有言,别人才能知道你的观点和想法,也只有言,才能引发与他人的争辩,而真理往往是在争辩中产生的。当代优秀的大学生既要能行,也要善言。好学离不开好言。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