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转:从学习中学会优化思想 提升数学思维的有效性

转:从学习中学会优化思想 提升数学思维的有效性

2015年04月04日 00:17:28 访问量:406
    杰罗尔德认为:“为学生提供规划是一件富有挑战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情。”从教育规律出发,我一直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常态的课堂生活中,完成知识的积淀,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升华。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的方向,才会有探索的动力,因此,学生从学习中学会优化思想,提升数学思维的有效性——是学生学会数学的重要法宝。

一、锤炼质疑问难,获取解惑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两头,一头教材的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另一头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才能整合教材的知识点、重点、梳理出学生需要点拨的相关内容,准确确定精讲的内容,分量、思路。如:教学中学生用“滚动”的方法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量出圆形的周长时,设问“如果要测量圆形喷水池的周长呢?还能用滚动码?”学生经过商讨,想出了“测绳”的方法,先用绳子绕圆形一周,然后将绳子拉直测量。这时,用课件创设情景“如何测量堰塞湖圆形湖泊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周吗?”学生体会到“滚动法”和“测绳法”都有局限性,不得不另辟蹊径,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新的探索。紧接着:“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圆的周长究竟有没有普通性的规律呢?”把包袱递给学生,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质疑——小组合作——开导点拔——交流反馈。”分别量出用纸片做成的“大、中、小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经过比较归纳,学生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们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感悟了课标内容的内涵,而且锤炼了他们的质疑问难,思考解惑的能力。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抒予学法,落实学以致用的目标是对于吃两头的激疑升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严做到两点:一是教师要知学情,创学境,促发展。二是让学生经历“自主——交流——提升”过程。如教学估算“学校组织六年级同学看电影六(1)45人,六(2)43人,六(3)42人,六(4)48人,六(5)46人,六(6)47人。[希望影院能容纳300人,东方影院能容纳235人]学生独立估算:估算方法一:把各班人数估算成45人,45X6=270(人),估算方法二,43+47=90(人)42+48=90(人)90X3=270(人),交流汇报,可见,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法指导持之以恒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法指导,教师以环环相扣的追问,紧逼学生从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

二、梳理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更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性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善于创设活动情境,增强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外昌活动;二是要善于突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三是要激发学生说和想的欲望,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再说和想的过程中梳理思维,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如教学乘法分配律“101X98”学生能说出100个98加1个98,也就是101个98或100个101减去2个101,刚好是98个101,充分说明乘法分配律已开始在学生的内心发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取得思想启迪。

再如“学校购买50张课桌,每张60元,同时购买50把椅子,每张35元,试用多种方法计算付钱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优化思想,提升数学思维的有效性,内化伪自己的思维成果。

三、在思考中顿悟,在探索中主动能力的生成

    数学的教学中,练习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要有质量保证,力求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一是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组织探究活动,留足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三是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如教学:课桌每张45元,椅子每张35元。学校购买50套这样的课桌。一共要花多少钱?先试练习“(38+52)X25○38X25+52X25比较后,回到(45+35)X50○45X50+35X50”能创设出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启用“开门见山”等方式直接引入数学教学内容也未尝不可。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形式妥“新”,练习项目同妥有“趣”,练习的内容妥“精”,练习的层次要“明”。如“一块长方形纸板,长是11厘米,宽式8厘米,现要剪成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2厘米的三角形,能剪成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形,将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有的说:11X8÷(4X2÷2)显然是符合常理的,怎么会错呢?”有的说:“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要剪成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2厘米,材料不能全部用上的”,还有的说:“我们的错在被表面现象迷惑,缺少灵活思考,对本质的把握。”正确答案应是20块。一道“陷阱”题,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场大争论,学生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活动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禀赋,多层次,多维度审视同一个问题,个性在独立思考中产生顿悟,在自主探索中主动生成。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缜密了,思路开拓了,见解独特了,思维品质就会逐步提高。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