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刚入学的儿童,为获得父母、教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一位天真稚气的孩子曾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老师,您知道我上课为什么爱举手发言吗?我就是想得到小五星。”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却道出同龄人的共同点,这种推动学习的动机愈来愈占支配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动机,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近景性动机也越来越深刻而稳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装进行曲学习班的一种内部动力,求知欲就是学习动机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在这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从学生装入学起,就要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教师要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和作用,引导学生装逐步今天的学习和长大参加社会建设联系起来,使学习成为他们的内部需要。
(二)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里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进行想思教育。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先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年钟面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地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又如在教学“应用题”时,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出示我市新城区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编出例题与习题,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家乡的繁荣而从小努力学习。这样,既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赋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以时代的气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环境情感的熏陶,而且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恰当揭示知识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世界观。1、在具体感知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数、形、式和应用题的概念从实践中引入,问题从实践中提出,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画、量、算等具体感知,形成表像,逐步建立概念。例如:在认识11到20各数时,把一把直尺竖着平放在桌面中间,当学生在直尺的左边摆一捆小棍,右边摆一根小棍表示11时,他必然知道11时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当直尺的左边有两捆小棍时,学生自己就答出了20是由二个十组成的,而且知道了20为什么左边写2,右边写0。这样,使学生了解实物数数,形象到抽象表示数的过程,对11-20各数有了初步感性认识。2、在分析综合中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人的思维也是如此,儿童由动作直观思维发展为具体的形象思维,再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学联效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认识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从而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3、在观察比较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对立的概念。如加与减,乘与除,相等与不相等,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等。这些概念的特性如同任何事物的矛盾特性一样,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有半争性,又有同一性。教学时充分运用这种特性,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渗透。4、在抽象概括中渗透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恩格斯说:“整个世界或一个体系,即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他们是相互作用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的联系和发展中找出异同点,沟通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加减乘除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当四种运算具备转化条件时,加法可以转化成乘法等。学生全面理解了加减乘除概念,促进了良好认识结构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