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我们不反对使用惩罚,但对学生滥用惩罚,就另当别论了。教师对学生滥用惩罚,主要存在这样几种现象:首先,教师对学生缺乏教育的能力。很多教师是在对学生反复说教无效时,不得已而使用了惩罚。而这其中学生是否真的不可教育,还得打个问号,恐怕,主要责任还在教师身上。其次,教师缺乏个人道德素养。毫不掩饰地说,教师惩罚学生,很大程度是教师为了发泄私愤而采取的手段。再次,教师对教育缺乏耐心。有些教师对学生懒得教育,为了能够省时省力,而且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采用惩罚手段,强迫学生就范。以上几种不良现象,是教师对惩罚的不理性行为。不难想象,学生在这些情况下遭受惩罚,是多么不幸。
究竟怎样的惩罚对学生合理有效,确实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我在教育工作中,通过对惩罚的实践探索,逐渐认识到:惩罚应该对学生起到促进提高的作用,而不是通过惩治强迫就范。在具体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惩罚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还要有惩罚的艺术和智慧。以我班一位学生随意踩坏学校十多棵小树为例,谈一点我对惩罚的认识和做法。
惩罚,不是惩治,而是教育。习惯上,教师总认为,惩罚学生就是让他们尝点苦头,看他们下次还敢不敢再犯错误。可事实效果非但不如我们想象,而且事与愿违,还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和对立情绪,导致教师和学生更加疏远。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班上一位学生随意踩坏学校十多棵小树的事件,通过思路调整,作出的惩罚意见是:罚这位学生栽两棵小树。学生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如到哪里去选树苗、怎么选、怎样确定栽树的位置、怎样栽树、怎样浇水施肥、怎样保证小树成活等一系列问题。在栽树的过程中,这位学生不仅尝到了劳动的辛苦,而且,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栽树的每一个步骤,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要请教别人,都要去实践,进而尝到了“毁树容易栽树难”的滋味,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没有想到,栽一棵小树这么难!”这样,自然认识到先前踩坏学校十多棵小树的后果是严重的,也是多么的不应该。无形中,这种罚栽小树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最生动有效的自我教育。
惩罚,不是惩治,而是让学生经受锻炼的过程。抛弃“惩罚让学生吃点苦头”的错误思想,我在对学生实施惩罚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惩罚是一种教育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可以开发利用。在栽树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一系列困难,本身对学生来说,都是种思想和能力的锻炼。这样改变了以往为惩罚而惩罚的倾向,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从而“变废为宝”,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在惩罚中经受锻炼,而且淡化了惩罚的味道,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惩罚。我至今还忘不了,那位学生在自觉承认错误后,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朱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学会了栽树!妈妈知道了,不但没有批评我,还夸奖了我。我很高兴,真盼望着来年春天,多为学校栽几棵小树……”
惩罚,不是惩治,而是要重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凡学生犯错误,都是由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所致,而这种不良习惯,正是需要我们教师帮助改变的。学生踩坏小树,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差,集体观念不强,行为过于随便,没有自制。如果罚抄罚站,跟踩坏小树这件事情本身毫无关联,也不利于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学生很容易反感和疲劳。倒不如就事论事,惩罚学生做诸如栽两棵小树这样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事情。这样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良好习惯就很容易形成。学生在日记中提到“来年春天,要为学校多栽几棵小树”,我感到这位学生已经改变了以往不爱护花草树木、行为任性随便的坏习惯,而且养成了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护校园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惩罚。即便要用,也要是在对学生耐心教育真的无效,或者是在学生多次犯错,且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采用。
合理有效地使用惩罚,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对惩罚有正确的认识,是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如果教师真正做到这些,相信,教师在自己的实践摸索中,会有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