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实践体验活动收到更好的成效
2015年04月04日 08:47:29 访问量:365次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实践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如何让实践体验活动收到更好的成效呢?
一、把探索的舞台还给学生
授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要把活动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新知。如北师大版第三册:“节日的广场”这一活动内容,教师授课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国庆节广场的情境,然后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实践,让学生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议一议根据图上获得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有关乘法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有多少盆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有多少人在照相等等”。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提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当然在数学实践体验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不能过早提醒学生思维方法、结论也不能急于告诉学生,教学时尽量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的精神生活。
二、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实践体验活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和教学形式,实践体验活动除了教室这一场所之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如合理布置家庭中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适当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如:“有趣的七巧板”活动,课前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副七巧板,授课时先请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并请学生摆好之后向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用了哪些图形,接着再请学生试着用七巧板在白纸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请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与众不同的摆法),学生虽小,但内心都有炫耀自我的欲望,他们定会绞尽脑汁摆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学生处于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了做中学、动中学、玩中学、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思维更灵活了,更重要的是由于空间的开放,缩短了生活和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引导学生恰当设计学习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学生活泼而有序、自主又高效地活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恰到好处的控制。如:给学生一些钱,让学生设计一些买奖品的方案,不仅需要学生去调查同学们对哪些商品比较喜欢,还需要学生去调查商品的价钱,既要保证数量充足,又要能体现奖项等次。因此设计这一活动时,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购买之前先要做哪些周密的设计?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到处乱蹿,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操作,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等。
四、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利用学习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素材蕴涵于学生生活中,蕴涵于课本中,蕴涵于灵动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触角来开发、挖掘、重组、设计……将活动设计在课本和生活的结合点上,将活动设计在学生兴趣与思维的兴奋区内,让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如:上北师版二年级下册《买电器》这课时,课前可让学生先到电器专卖店收集一些电器的价格,然后根据收集来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在解答时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再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有成为一名主动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数学实践活动才会有不竭的源泉。丰富、变化的社会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鲜活教材。
总之,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老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编辑:林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