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引导学生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特别增强他们对蔺相如在与秦王的斗争中成功的相信度,就离不开廉颇与蔺相如所处的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把握。
是怎样的呢?
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从公元前283年至前279年,下距秦统一中国约半个世纪。从社会状况来说,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变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随着国富兵强,秦国扩张之心也与日俱增,在七雄纷争,战乱频仍的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不断向六国发起进攻。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正是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一时攻不下楚国,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暂时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
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为蔺相如在同秦王的斗争中客观上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再加上他的努力,最终为赵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样的历史背景融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客观公正的把握,有助于学生了解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也有助于他们养成唯物史观:不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但也不否定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
又如引导学生解读《孔雀东南飞》,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拥有历史视野和哲学视野。
一是学生很不理解的是:刘兰芝被焦家所休,为什么太守家还会隆重迎娶?
仅是因为刘兰芝“精妙世无双”吗?对此,若我们语文老师简介一下古代婚姻制度的变化史,学生对这一问题会豁然开朗。
从历史和哲学发展来看,婚姻制度有一个由宽松到严酷的过程:
早在西周, 礼制上就已经出现了反对妇女再嫁的言论,但是,在中国的民间,这一观念在此时还未广泛地流行。这是因为:一方面原始社会中女性的高地位还有一定的遗存;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也使得繁衍人口成为早期人类社会的重大任务,而严格地限制妇女改嫁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繁盛。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旧有的礼制传统和社会秩序崩坏净尽。在这个时期,主张限制丧偶妇女再嫁的只是一般的学说,没有什么普遍性的约束力。
秦汉时代,限制再婚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三国时代,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为了生息繁衍,统治者对婚姻的要件给予了宽松的规定。
在东晋、南朝的宋、齐两朝,以及北方的十六国、北魏时期,由于玄学的兴起,儒学处在相对低潮的发展阶段。反映在家庭法领域,妇女的地位略有提高。 东晋时甚至出现了以女休夫的情形。至于妇女再婚,也较为普遍。
隋唐时期–盛世之下对妇女的束缚再次放松。
宋元时代,法律条文固定少动,礼教思想渐趋严酷,在宋代,儒学的变体——理学得以极限发展。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纲常、摧残人性需要。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理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下,从宋初到南宋的几百年间,民间对于妇女再婚问题的舆论评价和社会风气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或许,在有的人看来,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历史和哲学背景没有必要,最多以结论给学生说一下就可以了。对此,笔者不这样看,且不说古有“文史哲”不分,单就让学生口服心服,也有必要介入适当的历史和哲学知识介绍。
就拿《孔雀东南飞》来说,虽是诗歌教学,其实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乐府诗这一文学大背景来考察,融入戏剧的冲突、小说的情节、环境,加上诗歌本身具有的情感与浪漫,学生是否会获得更多的收获呢?若是把《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一朵午荷》乐府诗单元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是不是对乐府诗更有深透的感受与体悟呢?
鉴于以上,笔者要强调,不单是古诗文,还是现代诗文,都需要语文教师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除了文学本身的,还要有哲学的、历史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