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和谐 高效 教学取舍 领会创作意图 解读文本真谛
社会要和谐,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教学也要和谐,和谐教学铸就高效课堂。所谓“和谐”,意指融洽、调和,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达到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教学艺术的完美展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能产生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愉悦。和谐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其次,和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和谐又是教学的目的。和谐教学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师生轻松愉悦的合作,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力求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发展基本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课是一门极其个性化、情感化、自主化的课,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独特的学习过程——熏陶感染、体验感悟,因此更重视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和谐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体验都要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萌发。看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应看教师有没有通过自己较深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生活积累,透彻深入地钻研掌握教材,研究学生,达到与作者、主人公同喜同忧,进而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并受到感染,与教师一起“披文入情”,一起“入境”、“悟神”。所以理想的语文教学,要促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等处于和谐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与编者和谐:学会教学取舍
面对现在的语文教材,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那就是:教学内容多了,课堂时间紧了。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是新课程改革中碰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实践矛盾,这一矛盾常使许多语文课堂没有焕发出新课程应有的光彩和活力。要顺利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教师要理解编者的意图,遵循课标的要求知道教什么,哪些内容先教,哪些内容后教,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培养教材整合能力。
取舍是教师施教的一门艺术,解决教材“教什么”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展开,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是相关但又有着重要区别的三个层面。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语文教材内容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只有经过教师的取舍之后,方能过滤成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并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取舍之后的教材”,应该依据教材和编者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取舍。
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教师通过参透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更有利于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正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比如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是按主题来编写单元的,教师就要把单元要求细化、分解到每篇课文之中,这些要求应是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本文时,就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思路,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安排有5篇课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专题,课本单元要求可概括为:1、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2、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文;3、学习揣摩、品味含义幽微的词语句子、精彩段落、关键词句。这三点要求中,第一点要求贯穿本单元课文教学始终,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体会美好民风民俗的过程。第二点要求可在《云南的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描绘“歌会”场面和《吆喝》中写“吆喝”的“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几个层次中予以落实。第三点要求可在《端午的鸭蛋》和《春酒》两文中重点句子研读中予以落实,还可在教学《俗世奇人》一文时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予以落实。教学目标确定后,在教学某篇课文时,就要围绕这个主要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环节,突出这个主要目标,而与此无关的内容可以舍去,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目标明确、突出。
理解编者意图,还有助于教师确定文本教读、自读的内容。例如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有四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前三篇内容虽不同,但写法基本相似,选一篇教读,其他两篇可让学生自读,可省两个课时,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应该教读,因为这两篇课文是在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背景下补充的,它旨在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创新意识:不同科学之间可以是相通的,一种科学的发现会影响另外科学的研究。思考问题有时候要换一种思维或者换一种角度就会顺利解决问题,学习也好研究也好要学会融会贯通。所以这两篇文章意义非凡值得认真上,而且学生也会很有兴趣。
所以,理解编者意图,整合教材资源,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既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与作者和谐:领会创作意图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作家在特定背景下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表达。我们在分析作品时既要分析作品的显在形象,也要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把作品内容和时代精神、作家本身情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在把握作品时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
所以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这也就是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
比如:教高尔基的《海燕》,得先看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高尔基于1901年2月离开家乡尼日尼—诺夫哥罗德城,前往彼得堡参加作协特别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纪念解放农奴40周年而举行的。接着,他参加了彼得堡的喀山大学学生抗议沙皇政府的游行。军警对游行进行了残酷镇压。由高尔基发起,部分作家和社会名流联名上书沙皇,抗议这次暴行。3月,他回到尼日尼—诺夫哥罗德,将这一个月的所见所闻,怀着满腔的激奋,写成了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仅是这篇小说的结尾部分。认识了这一背景,课文的内涵就变得非常容易把握:作者通过热情歌颂海燕乐观坚定的革命精神,预示了暴风雨(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即将来临并且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高尔基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单纯的分析文字所传达的意义,我们很容易把它当成一首山水诗。当我们对诗人的经历、思想有所了解以后,就会发现文字背后寓义。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江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诗人摹写的广阔背景沉十分肃杀,而江边的老翁却有着生机的象征。托物言志,诗的主题正是借渔翁的不畏严寒来表现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因此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真切地把握作品的主旨,上课就可避免信口开河的现象。只有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展示。
三、教师与文本和谐:解读文本真谛
新课程要求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自主”,有意无意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于是造成了“功夫在诗外”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状况。语文课要真正具有语文味,解读出文本的真谛,就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
宋代朱熹认为阅读一篇文章需要有次序,先对全章“反复细致玩味”,达到“通透”,始“看前辈讲解”。之后,还需“第二番读过”。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摒除任何的背景资料,回归到文本的原初状态,完全不借助外力,从文本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细心揣摩,边读边问自己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怎样写的,哪些地方我弄不懂,文本有什么问题没有。我们应尽量用原生态的状态去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的“露出来”。然后再去借助于资料来解决疑难问题。
比如《老王》这篇课文,通常老师们对它的阅读教学用以下两种解读定位:1、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2、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但在反复的细读之后,我们可强烈感受到作者的写作主旨既不只是想让读者明白要关爱弱势群体,也不只是向读者表明做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还要表达自己内心对关爱的一种自省。从文本中可以发现,老王住的地方是杨绛夫妇偶然间散步的时候发现的,并不是接触之初就明了的;老王拖着病体来送香油和鸡蛋,作者想到的却是把钱给老王;老王的死讯,作者也是十多天之后碰到老李才得知的。这些迹象表明,老王和作者的交往是不平等的。作者从老王那里得到的东西更多更珍贵,那就是真情,如文中送钱钟书去医院时不要钱,在临死前来送香油鸡蛋等举动无不透着老王对作者一家的亲近之感。有了这样的分析,教学中的核心词语应该定位在“愧怍”了。
再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有些老师在解读的时候会常常以“人定胜天”这样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眼光去解读它,以为自然就是我们要征服的对象,也一定是可以征服的对象。但事实上这种解读与文章的作者——列子的道家思想背道而驰。太行、王屋二山其实代表的是我们心中的偏见——认为现在强大的就一定永远强大,认为看起来弱小的就一定是弱小的。而愚公搬掉太行、王屋二山的过程就是战胜我们心中的偏见的过程。而要战胜偏见,愚公靠的是什么呢?是他的精神。所以,愚公移山歌颂的不是人的力量,而是人的精神。人是因为精神而获得尊严,而不仅仅是人的力量——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探求文本中所反映体现出来的愚公这种不畏艰难、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所以要达成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和谐,就必须对文本作出明确、合理、准确的定位,不浅读,也不误读,真正解读出文本的真谛。
四、教师与学生和谐:达成心灵共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仍不能回避一个现实,那就是很多语文课还是满堂灌,将教师的解读强加于学生,用教师成人化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式的情感沟通,导致课堂中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无法达成和谐,产生不了共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达成情感和谐,教师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寻找沟通的桥梁,使教学有效的升华。
首先教师应该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判断学生的学力来把握理解的尺度。如果课堂解读学生能自知的东西,无疑效率是低的。同样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解读,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找到最适合的教学点,使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达成心灵的共鸣。
以《那树》为例。九年级的学生都能读出这棵树不该砍伐,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保护它,要注重环保意识等。但他们难以解决的是,在作者的笔下,这棵树偏偏像是一位通灵的智者,透过文字传递着箴言,这又是为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老树也许可以留有一片属于它的天空与土地。究竟是什么屠杀了这棵树?这是学生有疑而不能解疑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文本解读的起点。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认知立场上,可以设想疑问:文章所叙写的不就是因为市政施工而要伐倒一棵树么,为何要写得如此煞有介事,充满悲情?确实,作者想告诉我们的绝不是伐树的故事,人们伐倒了树,还伐倒了什么?确实文中树的故事有所寓指,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寓言,探究它的寓意不正是作品想要表达的本意吗?带着这样的换位阅读姿态,我们寻找寓意在文中的依附,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这里,我们就可以探究一下“别的东西”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对下文的一些细节有所深入解读,从而找到合理的解释。通过对文本中相关语句的品味,就能探究到这“别的东西”,不正是人们更重视的东西——对物质享受的追逐吗?于是,在人们的眼里,树仅仅是一株可供利用的树。当它与人们忙碌的追逐产生矛盾,“不再有用处”时,它的悲惨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换位阅读后学生理解到这一层面,就能解答作者把老树写得如此通灵,把老树的倒下写得如此悲壮的原因了:它不正是告诉我们失去了老树,我们便是失去了生活的美好回忆,失去了绿阴、安慰、快乐、浪漫、诗意等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吗?
教师在这样的换位解读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设计,一定能够将学生带入文本,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达成心灵的共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五、教师与教法和谐:提高教学艺术
我们知道,促成高效教学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教法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模式不能墨守成规。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比如,语文教材文体有别,结构各异,教法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再如,有的教师长于逻辑分析,有的教师长于形象思维,其自身素养及教学风格的差异,也决定了教法自然有所不同;又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表现也时有新的发展变化,教法也必须要适应这种多变性的特点,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换教法。
实际上,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单就一堂语文课来说,也常常是讲授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具体的协调一致的配合统一,才具有实际意义。只提讲法的多样性而忽视教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教学程序就会杂乱无章;反之,只提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变化性,也会使教学活动单调、僵化,缺乏动态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和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因人因课相时而动。随着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以及教学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教学的方法也得与日俱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这样两种倾向:一是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倾向。语文教学倘若墨守成规,千课一面,缺乏个性和变化,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抑制,学习效能降低。二是对先进教学经验生搬硬套的倾向。教师如果对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机械摹仿,只作表面文章,课就会上得华而不实,适应不了教学实际,其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都破坏了教学方法的统一性、恰当性和适宜性,自然也就无和谐而言。要克服这两种倾向,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教学生“学”,只有把“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都吃透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达到教与学的相互协调。其次,要大胆改革教法,既要善于继承和借鉴中外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又要勇于进取,强化创新意识,能因人、因文、因时而异,创造出符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把继承与革新、观念与方法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艺术得到了提高,教学效率也就出来了。
参考文献:
杜威:《思维与教学》
孙淑琴:《浅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做法》
范友森:《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问题与对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