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有一位漂亮女儿,名唤“莺儿”,生得眉清目秀,又聪明伶俐,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莺儿在北京城里一所重点中学寄宿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次次期末考试总分排名均居班级第一,但她从未评上过三好学生。莺儿性情暴躁,喜怒无常,毫无顾忌,常常为丁点儿小事就可能大发雷霆。一次课上,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她竟然当场掀掉书桌,书本抛撒满地,令正在授课的教师十分震惊和无奈。莺儿在校几乎没有朋友,同学们对她,也是一个个敬而远之。
这两年,莺儿进入青春期,性情变得越发古怪。每逢周末,楼道里都会传来莺儿在家摔砸东西的声音,“乒乒乓乓”响个不停,随后是她妈妈的高声训斥,接下来便是莺儿拼命的哭嚎......。母女之战,周而复始,双休日准时开场,着实令人揪心不已。外表温文尔雅的漂亮女孩儿,撒泼取闹,无休无止,令人不可思议,但一定也有孩子不可言状的苦衷。
一次周末傍晚,我正在楼下乘凉,楼上又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突然,莺儿出现在她家五楼窗台,厉声要挟父母,要一跳了之,辛亏她父亲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揪下,才未酿成后患。孩子极端任性,动辄以死相逼,前景如何?实难预料,即便天天考第一,又有何用?
莺儿爸爸原籍浙江,每逢暑期,爷爷奶奶都来京“避暑”,尽管北京盛夏酷暑难熬,但比江南要凉爽许多。前年暑期,一天午后,电闪雷鸣,莺儿因与爷爷发生口角,便破门而出,冒着瓢泼大雨满院疯跑,急得爷爷在雨地里拼命追赶。年逾七旬的老人,实在经不起孙女的这路折腾,惹不起,躲得起,二老速整行装,翌日启程,返回江南,一去不回。
莺儿爸爸是所里的研究员,形若儒生,为人谦和,很少管教孩子。妈妈也是该单位职工,天生丽质,彬彬有礼,但教子无方。一对郎才女貌的夫妇,家中却养着一位刁蛮公主,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同情之余,也令人深思。
莺儿六岁那年,就被强行送到城里重点小学寄宿,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对此,莺儿极为愤怒,每逢周末回家,找茬发泄心中的怨气,并对外人讲:
“我不乐意住校,太想家了,妈妈强迫我去,恨死她了!等我长大了,哼,我就......”危言耸听,令人一阵毛骨悚然!
周末时常遇到,莺儿常常被妈妈带着奔走于各类课外辅导班,英语、奥数、钢琴、美术......,马不停蹄,风风火火。回到家来,莺儿疲惫不堪,借机发泄不满,妈妈一味训斥,说教无效,抬腿就是一脚。
貌似儒雅的莺儿妈妈,看来也是一位虎妈,为了孩子“成才”,不惜以孩子快乐童年做代价。人的情绪总是要发泄,孩子也不例外,积怨甚久,势必导致孩子性格变态和心理扭曲,哭闹摔砸也便成为孩子泄愤的常态。
如今,女儿长大了,妈妈打不动了,莺儿母女就以吵闹方式对峙着,还能持续多久?是否升级?难于预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对孩子都有深刻影响,直至终生。对有个性、有思想、好极端的女孩儿,父母必须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艺术,有事先商量,平等对话,征得子女同意,不能把个人愿望和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的根本性格也是千差万别:暴躁型、懦弱型、开朗型......,形形色色。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可以重新塑造孩子的性格,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多抚慰,多沟通,多交流,不打不骂,不包办代替。家长的友善、沉着、冷静、淡然和忍耐,就对孩子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无声的榜样和力量。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要潜心研究,来不得半点儿懈怠、功利和浮躁。教育子女成才,先要教会他们做人,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德。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要太高,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未必对所有孩子都适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精心的呵护和疏导、耐心的说服和教育,更需要还给他们一个自由、快乐、宽松的童少年时代。
望子成龙,趋之若鹜,盲目择校,追风辅导,对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十分不利。对子女文化知识的教育不可少,但塑造孩子完美的个性和人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