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师,刚才在表演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
师:能发现问题,说明你非常爱思考,说说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公仪休这个人为人正直清廉,可是,他与子明说的话,和与管家说的话,完全不一样,他是不是有点不诚实呢?这还能算是正直吗?他应该向管家实话实说才对。
(这名学生的发言,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似乎也一下子发现了文中公仪休语言的前后矛盾之处:公仪休对管家说的不是真话。学生的问题是我以往教学中都没有遇到的“新”问题,我该如何引导呢?直接告诉学生,面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这不是教学生要做人圆滑,左右逢源吗?让学生伪装自己真正的想法,来虚伪地应付,这当然肯定不行,错误的认识,带给学生的影响更会让人担心。看来,只有正视学生的问题才对。我决定往下讲。)
师:看得出,你是用心表演的,你才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觉得公仪休不对在哪?
生:他应开诚布公地对管家实话实说。
生:说出自己不收鱼的原因,让大夫也知道,这样,只会更让人佩服。
师:那公仪休作为鲁国的宰相,他这样对管家说,一定是有其中的原因吧,同学们,再读读书,找找其中的原因。(生读书,思考)
生:我觉得这其实是公仪休的说话艺术,因为送礼别人不收多难为情,所以公仪休这样说是让管家不太难堪,给管家留有情面。
师:为别人考虑,这是一位体贴的公仪休。
生:我觉得他这样说,更主要的是给大夫的面子,不让大夫与他有矛盾,这样,他们团结一心,国家才能治理得更好。
师:考虑问题全面的公仪休,所以他要说善意的“谎话”。
生:很多人会这样的,我奶奶吃东西总把好吃的给我,她还说她不爱吃,我爸爸告诉我其实她是关心我。公仪休这样说,所以根本不是不诚实,而是特殊时候的“需要”。我认为这不影响他的品质。
师:联系到生活中的事例来说,很有说服力啊。
生:但是,如果大夫误解了公仪休的话,以为是公仪休觉得礼轻了,再换一份厚礼,怎么办?
师:那你觉得公仪休应该如何说才行?
生:对管家实话实话,这样,即使大夫一时很生气,但时间长了,也会了解公仪休的为人。
生:对,他就应该直接对管家说:你的鱼我不要,这是违犯国家法纪的。你想让我成为罪人吗?这样,让管家以后再也不好意思送了。
师:交流到这里,你觉得,公仪休对管家说的话,哪一种更好?
生:我觉得实话实说好。
生:我认为是委婉地拒绝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这会不会改变公仪休拒收礼物的结果?改变我们对公仪休品质的认识?
(生齐:不会)
师:当然,公仪休怎样说更恰当,还需要我们课后继续去思考。我建议大家课外去读读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他们有许多清正廉洁的事例,可能,他们的做法能带给大家更多有益的思考。
课就在我的总结中结束,这是最终没有统一答案的课,因为,公仪休究竟做得对与不对,真的很难做出唯一的选择。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处事方式,只要本着一颗真诚的为人做事的心就行。中国历史上既有像海瑞、包公、于谦这样的铮铮铁汉,公正无私,毫不留情面,他们因而名传青史,也有像公仪休、周恩来这样富有人情味、考虑全面、注重细节但同样清正廉明的好官,让人敬仰。
老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启迪,获得精神的熏陶,打下人生的底子,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何必强迫学生在方法层面作唯一的标准化选择?人文性学科也许本身更多是在没有答案的课堂中,在更加开放的时空里,让学生自我完善,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自我成长。也许这远不是一节课的教学所能完成的,但这才是课堂之外真正的精彩,也应该是我们最终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