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形式,增加“趣味”新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唤起学生的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重复烦琐、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喜新厌旧”是人的普遍心理。小学生对于新东西特别喜爱,一种新形式,一种新题型,甚至于一本新作业本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作业时,若能根据这一心理,善于把作业的题型、格式推陈出新,就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使学生愿做、乐做。
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后,让学生根据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为其写一份自述,为其做一个小广告,也可以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还需要哪些新型玻璃,把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并美其名曰——《我的最新发明——
××玻璃》。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可让学生当一当小导游,画出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并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上。这样的作业,学生做起来兴致盎然。
二、分档作业,凸显“自主”新理念。
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一样,全班学生做同样作业这种“一刀切”的作业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对于一篇课文的生字词这一教学要求,我就设计了两档作业:A档是“读一读、抄一抄”。B档是“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A档作业适合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摘抄重点词语,让其读一读,抄一抄,这样既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又确保目标的达成。B档作业是适应于学习较扎实的学生,它既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权利,又旨在培养他们筛选事物的能力。
分档作业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要遵循“学困生低起点、拉着走;中等生有变化、小步走;优等生促能力、主动走”的原则,从而实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个个学有所得,人人得到发展。
三、结合生活,体现“时代”新特点。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提供了可能,因此作业设计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观念,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例如教学《我想》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编写一节诗歌,并进行适当点拨,引导他们把视野伸向天空、宇宙、海洋等广阔的天地中。孩子们思绪的火种被点燃,一篇篇佳作在他们笔下应运而生:我想把眼睛/装在“神州七号”上/看宇宙多神秘/瞧银河多美丽/望啊,望——/宇宙是我的课堂。我想把耳朵/嵌在小鸟身上/听风儿呼呼地歌唱/听溪水哗哗地流淌/听啊,听——/蓝天是我的天堂。……谁能说,这样的作业不能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
再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布置学生到生活中观察或利用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调查有关环境方面的资料:哪些地方环境受到污染?哪些地方环境保护得好?看谁的资料既真实又有价值,再评选“地球小卫士”。这些根据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设计的作业,必定会受到学生的青睐,还能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课程观。
四、打破常规,倡导“合作”新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作业中进行合作不仅是培养学生合作、协调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方法。
教学“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个主题单元前,我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海洋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图片等。教完该单元后,再让他们进行合作编制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这既是他们合作的结果,也是他们友谊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