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孙教授结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全体语文老师作了《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他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内在感受的表达能力有局限性,直接用语言表达是有困难的。比如,孙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一篇学生习作《我的梦想》,那个愿意做“狗”的孩子与现成的话语冲突太激烈了,他愿意当“狗”就是他内在“我”的无拘无束。又如萧红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她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关于“自由”的表达就是它内心的感受,这是所有写作人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
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自我”,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自我”这个目标的话,就有可能会失去自我,讲现成话,成为一个习惯,成为一个本能,这样写作就非常盲目。因此,孙教授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贴近自我,找到自我,克服套路,这既是写作者一个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自我”非常重要,但要真正找到却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可贵的,有的作家一辈子都找不到,譬如一篇三年级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文章中“我”就是伪“自我”——在美国,一个孩子没有在大人监护下漂流,是违反法律的;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国旗不要生命是违背人性的。这样的教材会毒害青少年,让他们失去“自我”。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找到自己,唤醒自己,升华生化自己,提炼自己的,落实到写作上,不一定要找到“自我”才可以写,也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寻找。但是弄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要就会不自觉地丢失“自我”。
总之,一面丢失“自我”,一面寻找“自我”,在写作教学和日常写作中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