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教室微堂小议
2015年04月10日 10:06:46 访问量:279次
教室是教育文化存在的空间形态。 就其文化空间形态大小来说,教室只是微堂。所以有“社会大堂”“学校中堂”“教室微堂”之说。 教室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形态,其核心是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得具有科学性。 而今一些教室呈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文化呢?多的不说,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些励志语;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零抬头,无声音。 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这样的励志语,不要说科学,就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 教室这样一个窄小的文化空间里,供奉着的是可怜的分数。为着分数,用时间堆质量,无止境地加重师生负担。一届又一届…… 这样的文化说到底是应试文化。 虽然这不是教室微堂里文化的全部,但如今教育文化变得畸形、变了味,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室作为教育文化空间,应该拥有必要的资源,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后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智慧。 可是现在的高中教室里,有多少名著,有多少经典呢?图书馆、资料室有多少学生可以进出呢?又有多少学生愿意为经典名著花费时间呢?教室微堂里充斥的,是大量的教辅资料和无数的试卷…… 在教室微堂里,尽管外面课改春风骀荡,可真正呈现课改春天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顶着应试压力而敢作敢为的人呢? 不可否认,课改英雄是存在的,但也不可低估应试教育恶魔,它无比强大,早已根深蒂固。 教育微堂作为教育文化空间,其传统形态是固定方块型,如今在一些课改课堂里有着改变,成了圆周型、马蹄型、分组型、马蹄分组型等,这种改变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一种形式变革。 教室虽是微堂,可地位特别重要,一头连着天下百姓,一头连着国家民族。 教室微堂理应呈科学化状态: 1、要引入时代活水,课改阳光,不能死水一潭; 2、教室微堂,应该以生为本,为着学生发展打算; 3、教室文化需要正能量; 4、教室资源应当多些经典,多些名著,多些有精神滋养的东西; 5、教室变革,不能仅重空间形态的改变,更要重教育实质改变。 6、教室微堂,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无论是教师与学生都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尊严。 7、教室微堂的改变,除了教师,更多的要靠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巨大威力。当下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时期,需要的是魄力、勇气与韧劲。
编辑:林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