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生态的、发展的:课堂教学的两种境界
2015年04月10日 10:06:12 访问量:263次
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课堂应有的气氛,甚至还让学生有反感情绪。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理应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 基于此,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如下两重境界。 一、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不是嘴上说的,而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我觉得应该在下面几点落实到位。 1、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在于要“把目标告诉学生”。仅仅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或一般性的外围提醒还是不够的。让学生集中注意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告诉学生在课时结束时应该哪些“行为结果”。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样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 吸引学生注意还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无重点地蜻蜓点水,在多种呈现方式中的各项学习内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册中的“关键”部分。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分,以免学生只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多样化教学不能冲淡主题。强调难点和重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 2、讲究课堂的节奏控制
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并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最高效的课堂,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很匹配。 如何保持讲授以及整个教学的“节奏”,这里有一个教学艺术的领会过程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但还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虑。如可以使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过长时间地停留,循序而不进。还要避免离题太远而做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或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一些学生身上。 还应该重视教学环节以及不同主题的“过渡”。当教师改变话题、重点或活动时,就会出现过渡。过渡尤其是小过渡,是课堂上的常见现象,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该保证过渡数量不多,但尽可能有条理、简洁。 3、练习的设计和布置
作业练习的选择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责任心的双重体现,是落实教学效果的前提保证。在广泛占有与精心筛选各种练习资料的基础上,作业练习的设计和布置必须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协调发展,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与进程的的要求,根据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现状来选题用题,一是要抓住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重点和难点设计作业或练习,二是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作业或练习,三是要重点指向所学知识的运用与变化,题目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作业练习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学生认知与能力转化的规律有层次地精心设计,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有简单识记、理解题,又有应用、探究、想像、创造题。既有基础练习又有一些变式练习和综合性练习,以促进学生沟通新旧知识,打好双基,拓展思维,增进能力。 所谓选择性是指要给不同学力的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练习的余地,作业与练习设计时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目的指向和不同难易坡度的作业与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需要和兴趣选择性地去做,以利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发展,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4、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首先,课堂要对多媒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论多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只能起配合作用,必须为教学服务。 其次,课堂教学所承载的信息是很丰富的,所表达的意境是很精妙的,需要学生反复的涵咏、揣摩、深思,方能领悟其内涵。不能仅靠几张PPT就包打天下,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考虑好使用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切忌盲目使用。最佳境界是让学生没感觉到你在运用多媒体,而是课堂自然而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应注意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二、发展课堂
所谓发展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光是知识的接收,更是知识的生成与发展。 1、尊重学生感受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由于学生之间学习品质的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知识质量和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课堂生活中,学生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内的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是好学生,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能。教师只有树立了这种差异观,心中才能装着所有学生,深知他们每个人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内心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及时了解其学情,心中装着他们,时刻想着他们,不断地引发、激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生活中来。问题设计上做到具有层次性、兼顾性、灵活性,让即使再落后的学生也能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 通过课堂教学让这每个存在着差异的学生都能收获到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使他们有一种满足感、成功感,并因此喜欢上课堂,爱上你的课。这是我们提高课堂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作用非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不断加强。教师不能以尊重学生为由而放任学生。教师本身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自己的学识水平、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确实能够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不分是非,不加分析的评价是不负责任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才是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真正尊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 2、有效与学生沟通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最基本的。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如同所有社会的交往过程一样,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集结在客观条件与主观要素的网络关系之中。一般来说,教学理论中探讨的教学的基本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即所有的教学理论都可以还原为这种教与学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换言之,不管以何种形态出现的所有的教学活动,皆包容在教与学的基本关系之中。从这一视角来看,教与学是一对关系概念。教以学为内在的要素,同样,学以教为内在的要素。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者的行为关系,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中的社会互动关系,即两者各自的主体关系。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教育者与受教者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这种现象应当成为我们探讨教学理论的起点。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教学沟通中各种主体性角色的关系创造着各种主体的复杂的角色关系,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该网状关系与角色关系中拥有主体地位的教学的“集体性主体”。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一般是被作为认识过程来把握的,它强调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为此,在许多场合中课堂教学的实践囿于这种传统的媒介功能理论而难以自拔。在“终身学习”理论中,知识的传递功能已从其原有的中心地位上被排挤出来,能以各种信息为媒体的沟通功能,以及通过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换为指标的价值评价与判断功能取而代之。基于此,在新的教学功能理论中,教学首先是被作为社会过程来理解的。教育者与受教者以大量的信息为背景,在教学中注重对信息的分析、加工与综合,以及课堂教学与校外学习的整合,这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也是最根本的功能。 3、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外延
教师应对知识进行整合,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知识的整合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展。我们最求课堂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结果达到课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有限的课堂里完成高效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就必须要吃透教材,明确课标,做到课堂教学胸有成竹。 以语文教学为例。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受到启迪。 首先,查访结合,观察生活。语文承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人文精神。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是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文中涉及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实际存在着较大的时空距离,学生在认识时往往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尽情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我们可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第三,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加深理解。 “生活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编辑:林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