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浅谈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误读
2015年04月09日 10:46:40 访问量:356次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个命题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王德威在2005年其专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论》中所提出的。这个论断的提出引起了各方激烈的反响,有支持的,有批评的,有中立的,一时间,这个论题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研读许多关于论争此命题的论文后可以发现,大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专家们在进行批评时,最主要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捍卫五四文学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他们大多认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个命题严重贬低了五四文学的地位,比如著名学者王富仁在题为《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论文中明确表示不同意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移到晚清,他认为,如果前移则大大降低了五四文化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的独立意义与独立价值,因而也模糊了新文化与旧文化,新文学与旧文学的本质差别。虽然大多学者批判王德威时,认为他贬低了五四文学,但王德威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说:“我完全同意把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性崛起的一个历史性节点,五四作为现代中国文学的起点,五四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给予我们的丰富遗产,我们在今天都受用不尽,这是不必质疑的。”类似的言论在他的书中《被压抑的现代性》中也有这样一段原话:“我无意夸大晚清小说的现代性,以将之挤入现代主义的最后一班列车中,也无意贬低五四文学而不承认其恰如其分的重要性,我的论点,其实要更有争议性得多。”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德威根本无意争论五四重要还是晚清重要,无意争论现代性起点到底划在五四还是晚清,因为他是同样认可五四,同样认为五四的重要性不用质疑,五四作为现代文学起点也没有错,而王德威真正想讨论的东西如他自己所说,“我的论点,其实要更有争议性”。这个更有争议的东西就是现代性,被压抑的现代性才是王德威真正想探讨的。 在晚清白话文运动已经开始,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传统文学体质发生了巨变,中国文学在晚清这个阶段,现代化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所以,王德威认为现代性在晚清就开始萌芽,他颠覆了对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端的思维方式。 但是由于每个人对萌芽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一样,就好比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土地下面已经开始生长,那么萌芽到底是从地面下暗暗生长算起还是从它破土而出那一刻算起?所以王德威他无意去论断到底是从地面下生长算萌芽还是地面上算萌芽,因为他的目的不是争论晚清是现代性起点还是五四是现代性起点,他更多的是想启发大家思考,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没有地面下的生长何来地面上的发芽,这种地面下的生长就跟我们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孕育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而五四就是种子破土而出后茁壮成长的树苗。 王德威不仅认为晚清已具有现代性,他更重要的一个论点是:这种现代性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王德威强调晚清的现代性,多样化的现代性,但是不是就意味着王德威要把现代化的起点划在晚清呢?绝对不是说,正如他自己接受采访时说,他是完全同意把五四作为现代性起点的。 例如,黑和白,是一组对抗的概念,当黑开始慢慢变白的时候,中间会有一个灰色地带,过渡地带,这是因为黑向白发展所造成的,那么灰色是应该划在黑里面还是白里面?绝对的黑不包括灰,反之,绝对的白也不包括灰。因此,绝对的新文化运动就不会包括新文化旧文化并存的晚清文化,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晚清已具有现代性,但仍无法成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因为晚清它并没有形成一种颠覆,只是一种过渡,而只有五四运动实现了这个颠覆,只有五四才有资格成为现代性文学的起点。 王德威也是同样认可这一点的,但他要强调的是,大家在研究“白”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个灰色地带,如果没有黑变灰,哪来的灰变白?这就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真正含义,就是提醒大家不要把文学割裂了来看,我们划分的时候可以绝对,但在研究文学本身的时候则要统一连贯,也就是说王德威认为既要对立也要统一,五四作为现代性开端,没错,但不代表五四之前的晚清就没有价值,就没有现代性,而国内大多数批评家更注重对立,忽略了继承与统一,但不管是王德威的统一还是国内批评家的对立,其实是可以共存的,观点并不冲突,因为对立和统一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基本原理,对立统一本身不矛盾,只是角度不一样,一个强调对立一个强调统一,但大家往往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就很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 这一点,李扬教授在他的论文中也提到:“王德威容易被误读,是因为他摇曳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语言常常会使读者忽略深藏于文章之后的知识框架”。的确如此,造成大家对王德威的误读,除了各自出发点不一样外,另一点就是他极需改善的语言文字,因为他的文章的确容易让读者一头雾水眼花缭乱,不能一下准确地把握住他的论点或思想核心。
编辑:林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