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教育相当普遍,奶奶或者姥姥毕竟是老人家,她们会把对儿子的爱(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爱的表达方式已经改变或者疏远了),和对孙辈的爱,加倍倾注到小孩子身上。溺爱之外,也会把老人家的一些世故的生存哲学,趋利避害的东西,灌输到小孩子身上,教他现实原则,占便宜,躲避责任,甚至欺负别人,等等。有的孩子到了爸爸妈妈这里,用奶奶教的一套来对付爸爸妈妈,绰绰有余。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自己觉得要理性教育的时候,爸爸妈妈迷惑了,嘿,这个妖精,没法治了,说什么都不听了。这里,我并非对老一辈有偏见,而是现实观察后得出的客观结果,特别是儿子们,自己都不知道老妈有那么多的生存原则。
隔辈教育的结果,是有很多不同的家庭教育者(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等等),每个人都是孩子的言传身教者,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什么观念都有,孩子怎么办?甚至同一件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孩子要去玩,爸爸不让去,奶奶又同意他去。那么聪明一些的孩子,就肯定会找到趋利避害的原则,谁宠我,听谁的,跟谁亲;谁管我,不搭理他,骗他。他在很小阶段就形成自己的处世原则,如果有错误的地方,你很难纠正。
这种状态很难避免,但不论谁带,当父母的始终得是主要教育者,教育的思想方向要有一个统一性,这一点,是当父母的必须要和每个带孩子的人沟通的。孩子有哪些不良习气,要及早发现,跟保姆一起讨论对策,讲明道理。家长需要受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需要,然后才说得上对孩子的教育。
比如,孩子犯错误了,爸爸训斥一顿,孩子哭了,奶奶就去哄他,目的没有想别的,就是把他哄住别哭:乖乖,别理爸爸,爸爸是个坏蛋,咱们不理他。
OK,这里面给孩子的是两种观念,孩子不知道爸爸的做法对还是自己的做法对。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问题其实不大,但观念一定要统一。爸爸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哭了,奶奶去哄他,但奶奶可以说:宝宝别哭,爸爸说的是对的,只要你改正了,爸爸以后就不会这样凶了,其实他跟奶奶一样很疼你的。等等。教育者观念统一了,孩子肯定就明白这个做法自己是有错的,这样的教育,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