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教育 > 孩子的安全教育责任究竟谁担“主责”

孩子的安全教育责任究竟谁担“主责”

2015年02月25日 13:22:12 访问量:585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近日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并下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这是政府教育部门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本职工作。然而,从一些家长处听到的反响,则有些出乎意料。他们疑惑,孩子的安全教育责任究竟谁担“主责”。家长的纠结源于预防溺水通知的第二条,内容是提醒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包括要求家长“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等。按规定,这封信必须发到每一名家长手中,并“要求家长在回执上签字,学校回收并统一保管回执”,“今后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省级教育部门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通知,旨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与安全防范工作。然而在通知中要求家长签字的内容,却使得家长们产生疑惑教育部门有推卸责任、惰政之嫌。

  在签字的问题上,明确说明“今后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省级教育部门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那就说明:其一,家长既然签了字,就表明家长应当按通知的要求行事;其二,如果将来孩子出了事故,家长就自然要负“主责”,是家长没有做到“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其三,今后即便是有些水域、有些场所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孩子溺水,他们会找来家长上交的签字回执,从而推卸或减轻应负的责任。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责任、学校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有明确界定的。其中,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生活指导”以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等责任,落实在学校保护责任范畴内,同时也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安全保护责任,列入了“社会保护”的范畴。可见,无论签字与否,该是谁的责任,法律上早已是有根有据的。在法律前提下,该通知内容中忽视了各方的责任,造成权责不清、内容交叉的情况,起不到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

  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为孩子营造适宜的成长空间。

  第一,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要在日常生活点滴中不断加深对孩子的思想安全教育,学生能自觉远离不安全场所,进行自我保护;

  第二,学校教育是孩子的深化教育。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孩子的安全技术知识等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在面对危险是有能力自救和他救。

  第三,社会教育是孩子的继续教育。社会各方在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中,不断加强孩子的言行统一、知行一致。

  总之,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孩子的安全问题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