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呈现方式,加大名著阅读考查力度
今年的语文试卷改变了以往名著阅读的呈现方式,把名著阅读与记叙文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在我省中考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可以说这是今年语文试卷的最大变化。试卷从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中选取了《五猖会》作为记叙文阅读材料。这篇文章是
以往各地的名著阅读试题大多只是试卷的点缀,既不能考查阅读的广度,更不能考查阅读的深度。今年我省的名著阅读考查方式,把名著阅读引向了深入,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试卷中的几个题目,既有对文章关键性句子含义的理解,又有对具有丰富表现力句子的赏析,也有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同时还有对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的简要分析。学生只有走进文本,深入思考,才能正确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比较全面而深入地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今年名著阅读试题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并且,在“附录”中推荐了《朝花夕拾》等10部名著。可惜,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的教学远远没有落到实处,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目前,学生阅读量过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效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浅阅读(用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代替名著阅读,或走马观花了解个故事梗概)、伪阅读(只是背诵别人总结好的名著导读材料,根本没有接触名著)的风气依然盛行;没有时间阅读、没有阅读兴趣的情况比比皆是。今年的名著阅读试题,就是要扭转这种倾向,真正落实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的要求。
二、深入文本,提高阅读层次
以往语文试卷,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考查,侧重在“写什么”的层面上设置试题。今年的语文试卷,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不仅考查“写什么”,还考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只有走入文本内部,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核心,这就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层次。
古诗词阅读选取的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其中的第7题: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加线句子是“浩荡离愁白日斜”,这句诗的含义不难理解,如果从内容理解角度设题,就缺乏思维含量。题干要求回答是“怎样写”的,就需要学生深入解读这句诗,否则难以做出准确的回答。这句诗用“浩荡”写出“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进一步烘托“离愁”,这样就把深重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议论文阅读选取的是《寂寞出学问》,其中第17题: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这道题不仅考查选文运用了哪些事实论据,而且进一步考查选文在事实论据选择和使用上的特点,这就增加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认真阅读选文不难发现,选文的事实论据非常丰富,短短的一篇文章就选取了六位名人的事迹,这些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并且都很典型,富有说服力。这就是选文在事实论据选择上的特点。选文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也不是平均用墨,有的只用一句话概括,有的详细叙说,可谓详略得当。这是选文在事实论据使用上的特点。这道题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
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好的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体,因而了解文章的形式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解读一篇文章不仅要关注文章所写的内容,亦即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的形式,亦即文章是怎样写的。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就从浅层次阅读走向了深层次阅读。
三、弘扬传统文化,关注学生发展
今年的语文试卷,无论是从材料的选择还是试题的设置都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第4题,选取了一则有关传统道德的新闻材料,其中的第(2)小题是: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道试题的设置,一是考查依照原文形式仿写的能力;二是考查对“孝”这一汉字的理解能力;三是考查对于“孝”在传统文化、道德层面的认识能力。“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是每个人良好品德意识形成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这样的传统美德永远都不会变。学生在答题思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这道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是我省今年试卷的一道亮点试题。
古诗阅读材料选取的是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传统名篇,这首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题第8题:你认为这首诗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这道题既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赏析能力,同时对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语文学科应当在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学好用好汉语言工具的同时,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今年我省的语文试卷,从考查工具书的使用、汉字的解析到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从经典美文的赏析到服饰文化的写作,无不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这对于中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运用能力
今年的试卷采用大作文与应用文修改结合的形式:小作文要求对提供的“病假条”提出修改意见,填补了我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空白;大作文运用传统的话题作文形式,要求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无论大小作文,其内容都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发挥真实的写作水平。今年的大作文试题的特点如下:
其一,紧紧贴近学生生活,宜于表达真情实感。人都离不开穿衣,话题中的“衣着”与每个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东西可写。围绕话题可写校园生活,可写家庭生活,还可写社会生活;围绕话题可写自己,可写他人,还可以写群体;文体上也比较宽泛,可写成记叙文,可写成议论文,还可写成说明文。今年的作文试题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其二,开放性与限制性有机结合。该话题为偏正短语,其中的“这样”限定了话题中心的外延,缩小了范围,而“这样”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指向性,加深了话题中心的内涵。从而避免了以往中考因话题过于宽泛而容易被宿构或套写的弊端,这样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很好地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其三,切入点小,易于驾驭和发掘。“这样的衣着”规定了立意的视角要“小”,选择的材料应为日常生活小“事”,表达方法须以“小”见大。这样,考生易于选取自身或身边的小事表达出较为深刻的思想认识,有效地规避因作文题目大而写得空泛、肤浅的现象。
其四,“提示”与“要求”,利于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试题中的提示语,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为考生拟题、确定文体以及选择材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题目自拟”的写作要求,也便于考生发挥特长。此作文题落实了“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之,该话题小而不狭,宽而不泛,真而不俗。今年的大作文试题无疑会为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展示写作才能,搭设一个很好的平台。(陈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