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考生临考前三天须做好的三件事

转:考生临考前三天须做好的三件事

2015年04月10日 10:27:38 访问量:304
      一年一度的高考三天后就将正式开考了,对广大考生来说,在这最后的关键之际该做哪些事呢?估计不少考生还很茫然,很多考生似乎愈发忙碌、倍感紧张而理不出头绪,其实大可不必,考生在这三天必须做好的就是三件事:调好心态,有效补缺,关注细节。

一、调好心态

    临近高考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既兴奋有焦虑,兴奋的是十几年来的寒窗之苦,马上就要过去,算是终于熬到头了,但如果过分担心考试考不好就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反而影响高考时的正常发挥。在高考之前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好心态。人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积极心态是乐观的,都是能够妥善应对烦恼的。积极心态是保持最佳精神状态、拥有健康心理的法宝,帮助你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能够导向成功;消极心态却是心灵的毒药,不仅排斥快乐和成功,甚至会毁掉一个人。心态决定一切,调好心态,就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情绪是重要的心理活动,是由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情绪是心态最直接的表现,一般可以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型。临近高考,有的考生往往盲目自信、大喜过望,有的考生变得处处不顺眼,容易发火,有的考生则是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悲痛而无助,整天唉声叹气,也有的考生越是大考当前,越是畏惧,害怕考试失败,甚至引发身体机能紊乱,结果导致真的考试失常,大失水准。这些消极情绪都是极不利于高考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一定要调整好。临近高考,考生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度紧张、去除烦躁情绪、不要过分焦虑。应该保持的积极情绪是:正视现实,看清事实,减少烦恼,投入精力。高考就在眼前,必须要顺利通过这一关,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既定目标都应该事清醒的,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靠船下篙,只要正常发挥就行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要知道高考不是唯一的决定命运者,人的发展是多元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这最后的几天尽量做得最好,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更有效的方法,积极乐观、增强自信,力争获得最理想的效果。考生一定要对高考充满期待,而绝不能内心压抑惶恐不安。

二、有效补缺

    高考前三天的提升空间还是挺大的,关键是看如何补缺。这里提醒考生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有效不缺,这里仅以语文为例说说有效不缺的一孔之见。

     如果考生平时就备有“错题集”的这时就得天天看一看错题集。所谓“错题集”就是收集做过的试题,把所有错题抄在一个改题本上,用红色笔写上正确答案,并在错题旁边写一、两句说明错题原因,让自己加深印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看什么呢?主要看致错原因和改错的最佳方法,如果有同类的反复出错的题则更要高度重视。如果没有“错题集”的,这几天的补救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试卷上的错题,看看致错原因和纠错方法。尤其要关注基础性强又特别容易错的地方。如名句名篇默写,最容易致错的原因是衍字,就是多写了,或是缺字,就是少写了,或是错字,就是写错字,或是乱序,就是语序不正确,或是空子,就是想不出来,这些这时候看一看是见效十分显著的,如果要万无一失,最好是一边看一边写,写的方法是两种,一是书面写,二是只以手划比。再如语音题的错误就在于对有些字的读音拿捏不准,这时主要关注低频重点字音,高频重点字音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出现,一般不会错,而一些低频的却一考纠错,因此看看试卷中不太常见字的字音效果会很显著,因为从命题角度看,往往“低频重点字音”是设错重点。这时候作文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提炼生活”。所谓提炼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梳理一下,提炼出一些精彩有个性的写作素材,第二就是把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梳理一下,看一看怎样还可以写得更好。这对提高写作能力和保证写作时的思如泉涌都有积极的帮助。这几天切忌:多做题、滥做题,一定要少做题,多反思,少做题时也切忌做难题,高考规律是“难题得分少,容易题丢分多”,因此,应该多易题,多做基本功,多做勘误功。还有一点就是就是多关注课本,少关注课外。考试题目虽然不是课本里的,但知识点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高考题目就是利用课本的知识解决课外的题目。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课本”,如课文注释、练习,尤其是课文中的“人文专题”对作文的立意和阅读中的涵义理解都极有益处。对背诵的课文可以每天花一定时间放声读一读,不仅可缓解压力,也可以留下极深的记忆。

    有效补缺还不能忘记如下一点:看看已做过的卷子,关注一下重点试题的答题规范。答题规范主要指两点,一是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流程,二是语言的表达要求。这个工作如果做好了,提高积分并不难。

三、关注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体内生物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尽量保持平常的生活作息时间的规律,每天睡前,要为自己营造一个幽暗、宁静的睡眠环境,如果因为精神紧张而难以入睡,可做慢速深呼吸,促使精神放松,平稳入睡。少听音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少随意走动、少上网等,以防止带来生理失调,即使失眠也尽量不要强用药物,应该适度运动,不要过多去想考试的事情,或看看新闻,拉拉家常,恢复平常心,睡眠自然就好。当然这几天也不能睡得太晚,切忌再“开夜车”,尽量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半左右,临考前一天又切忌8点钟前就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注意劳逸结合,“弓弦常张则疲”,轻松地漫步和适度地运动,能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灵敏度与耐久力、抗炎热能力以及抗疾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注意衣物加减,避免感冒。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肠胃诱发急腹痛,最好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小摊点上就餐。多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的记忆力。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可加醋加蒜泥,既可杀菌又能增强食欲。把考前用品清点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答题用的2B铅笔和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要各准备两支,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型,涂卡时,一抹就可覆盖选项,橡皮等文具也都要充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在高考前一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熟悉考场包括:考场的距离远近,如何安全到达,路上需要的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坐在哪个位置,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里等,这些都应当尽可能了解清楚。

    临考前三天的理想状态是:一是胸有丘壑,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就是心理平静,洞若观火,泰然自若。胸次有丘壑,笑谈无俗氛。二是胸有成竹,心中有数,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 胸有城府, 心机深沉,未尝以喜怒哀乐见于容色,毫不外露,精心准备,未雨绸缪。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