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无师课堂”是对《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推出的第三代新课改的错误解读。如果说一二代课改是摸索,新课改理念需要课堂模式来引领的话 ,那么第三代新课改的新课堂应该是将学习行为上升为习惯、意识,并最终形成一种新课堂文化。“无师课堂”要想第三代课改新课堂的代表,显然还需要改进。
其次,“无师课堂”没有突出新课堂的最大特点:课堂的有效生成。“无师课堂”是建立在“导学案”的基础上的,而“导学案”最大的缺陷是所有问题都是老师精心设置的,表现在课堂上就无有效生成可说。
第三,“无师课堂”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撑。“无师课堂”虽然充分将新课改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学习开放性、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展示,教师只是适时点拨,而学生的阅历、文化视野很有限,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深记忆,忽视了教师的作用的课堂就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撑,学生只能就课学课。如学习S版第十册《孔明借箭》,“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没有老师的充分参与,学生就不知道“男不看三国,女不看西厢”,不知道《三国演义》褒刘贬曹,不知道“揽二桥(乔)以乐天年”,不知道《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不知道“义”为何物……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撑的课堂犹如一锅夹生饭。
最后,我认为“无师课堂”的讨论背后实质是新课改的推进。如何让新课改有效推进是教师、是专家、教育家最关心的事,“无师课堂”在有关教师、专家、学者、媒体的宣传下,正在成为教师们的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教育的一种方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本无可厚非,但我国新课改理念是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而推陈出新,一种教育理念就是一种文化,犹如外国文化不可能代替中国文化,我们期待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与中国文化产生化学反应,“无师课堂”为我们做出尝试。在国内,大江南北环境、文化等差异还是很大,何尝不如此!因此,新课改的新课堂推广本质就是新课改理念的推广,而模式化的课堂推广却成了主流,这难道不是舍本求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