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四法”

转: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四法”

2015年04月02日 09:10:17 访问量:458
    一、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倡导学生之间的自由探索,有利学生形成释疑的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土壤。从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精神。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完新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有位同学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习都是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能不能说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几倍?”“4是8的几倍?”等。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思维状态,求知欲望强烈,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就会有创造,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就会送发出创造的思维的火花。

    二、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课题--操作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俗话说得好:“手巧的才能心灵”,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课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操作中自己探索,从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让创新能力在操作中不断提高。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分割成16等分的圆形纸片,运用割补、拼凑、转化等方法,把手中16等分的圆开纸片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并写出计算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兴趣很高,有的学生摆出类似课本例题的长方形,有的却摆出了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最后简化得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求异

    创造力的开发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而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是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养成善于求异思维的习惯。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此题的常规思路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圆面积的四分之三,但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而题中只告诉了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受所学知识的限制,无法求出圆的半径。而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从圆面积公式s=∏r2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已知圆半径的平方也能求出圆的面积。题中的正方形面积即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正是圆半径的平方,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给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 —— 想像

    丰富的想像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学时可创造条件,向学生传送丰富的形象信息,以丰富学生的想像。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4米、宽2.5米,高1米的长方体切成4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题目既没有告诉他们怎样切,从哪里切。因此题目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像,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