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好语文课”该“好”在何处?

“好语文课”该“好”在何处?

2015年04月29日 15:43:30 访问量:341
       

关于好课的评价,语文教师常见的是《教学评价表》上所列的方方面面,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一是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明确,符合课标、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2.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是教学内容: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逻辑,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三是教学实施: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2.课堂结构合理,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内容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4.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有效参与;

5.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处理及时、恰当,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6.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

四是学生学法:

1.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决难点的方法有效,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3.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提供、利用合理的学习资源,并促成新的学习资源的生成;

4.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思维活跃,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

5.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经验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五是教学效果:

1.学生在学习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好学、乐学、会学,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学生能基本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会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

3.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4.时间利用得当,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六是教师素养:

1.正确把握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2.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3.教学语言准确、精确、精练,有感染力,问题解决能力较强,板书工整、合理。

4.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这种“评价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能依这样的标准冠以“好”,一定是完美的教学、不留遗憾的教学,教师也一定是非同一般的名师。事实上,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教学过程不可能尽善尽美,好的教学其实是“水分”与“精华”的胶着状态,好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不断挤去“水分”探寻“精华”的过程,是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有的学者认为好课应该是:课本身有意义,课有效、真实,师生情绪饱满,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从中可看出,好的课都必须体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能看出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发展潜力。

  评价“语文课”的“好坏”应该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该做的事有没有做好,能做的事有没有做好;二是学生该做的、能做的有没有做好。如果师生都做好了该做的、能做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就一定是好课。就语文教学的本质而言,教师教的水平集中体现于学生学的效果上,所以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师生共同享受教学过程。从简单的操作层面看,好课之“好”,并不需要费时于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个性、风格等,而人们看到的一般评课却都往往受制于此,评价教师的过多,因而往往有失偏颇,看不出“好语文课”真正的“好”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好”,而学生有好的学习过程就一定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个性、风格等要素。学生学习过程的“好”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动”起来了,二是“活”起来了,三是“乐”起来了,四是“厚”起来了。

  “动”起来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专心倾听、主动发言、及时动笔。“活”起来就是活跃起来、灵活起来。学生能思维活跃,积极提问,主动质疑,灵心妙运,常有奇思妙想。“乐”起来就是对语文有极大兴趣,身心愉快地投入学习中来,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乐于互动交流。“厚”起来就是让学生厚实起来、丰厚起来。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人情怀,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的核心就是看学生语文学习潜力有没有得到挖掘,有没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发展指向,有看得见的收获,能够直观地看到学生在某些方面“厚”了起来。

  课堂的每一环节都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创造精神,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应该体现“智慧”二字,即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少教多学。能让学生真正一是“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厚”起来,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接地气的。

  “好语文课”的“好”是师生心灵琴瑟和谐共鸣之结晶,而落脚点最好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体现了“动”、“活”、“乐”、“厚”。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