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中顶撞行为的原因剖析
1、学生的因素
第一,具有特定时代性之特点,备受过多的呵护。当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被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到大,都是在长辈们的小心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烦躁心理。这些学生只会听进表扬的声音,而承受不起一点点逆耳之言。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心理脆弱,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更无意识去改变这些缺点的表现,这成了师生冲突的重要诱因。
第二,升学竞争以及在不科学评价体制的笼罩下,导致学生的学业负荷过重。老师为了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不断地进行考试,使学生一次次遭受挫折,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学生情绪上的问题,从而产生烦躁、厌学、甚至对老师产生不满的叛逆心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从而诱发师生冲突。
第三,中学生心理因素的原因。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其身心急剧变化造成自主意识增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和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他们还处在“社会的边缘”,各个方面都尚未定型,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不太成熟;且他们思想活跃,极易受社会上各方面及负面思潮的影响,这样就不容易理解教师正确而合理的要求,常会与教师正面的价值观念产生冲撞,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第四,家庭因素的原因。随着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增多,或者家庭的变故,常会使一些学生的情绪迷茫,甚至跌入低谷,使其心灵不堪重创。一些学生甚至会认为,既然这样,学不学习结局都是悲惨的,从而会过早地打消学习的热情,甚至在他们心中会产生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他们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他们憎恨社会、憎恨父母、憎恨学校、憎恨师长,在他们心灵的田野上都是阴霾,一旦有契机、有导火索就可能爆发,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2、教师自身存在的原因
第一,由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的高期望、多需求,社会又对教育的不重视,教师待遇低,致使教师压力加大,工作被动,情绪消极,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
第二,教师受潜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师道尊严,教师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也起了微妙的变化。过去在教学情境中主张“严师为贵”,然而用于今日,假使老师仍管得太过于严格而不讲理,学生就会不满。教学情境中教师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可能会采取各种不当手段,比如,强求学生学习教师认为所谓有用的知识,而学生只愿意依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物。于是师生彼此之间难免形成冲突。因此,教师陈旧的潜在心理因素,也常是师生冲突的诱因。
二、师生冲突的预防及处理
1、用表扬代替斥责
那些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学生”,在班里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习惯于对他们大声斥责、批评,却极少关心、关注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破罐子破摔,以至耽误自己的一生。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缺点也正是优点,优点也恰是缺点。任何人都会有缺点,也肯定有优点。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审视学生。如果我们真心爱学生,一定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于“问题学生”,老师若能用表扬代替斥责,用关爱使他们的心回归班集体之中,他们一定会因为感激而平和,因为回归而自爱。
2、让学生把话说完
在生活当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被剥夺解释的权利。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声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成耳边风,甚至在内心深处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种下逆反的种子,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3、师生冲突的处理
不可否认的,理论和实际常常有一段距离,师生间互动的模式是无法规格化的,谁也料不准学生的下一步反应是什么,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掌握不了。如果冲突一旦发生,不妨照如下的方式来处理:
①先冷却情绪,理性面对问題。将学生气头上的话认真看待,只会替自己找罪受,小心控制情绪,不要被激怒了。智慧的妥协是一种美丽,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冲突肯定是双方互不相让。客观地说,在冲突当中,老师起着决定作用,是事态演变的主导方。
②暂时回避,由第三者处理。情绪激动之际训人,其实最没有什么效果,一方面用词一直重复,要不然说着说着舌头就打结,谈不上任何警示作用,还不如先跳出是非圈,让旁观者来处理,以免做出失控之举。
③不要孤军作战,尝试和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合作加强疏导与辅导。
④解铃还须系铃人,收尾的工作马虎不得,教师应在双方平静的状态下,与学生再次面谈,务必让学生了解事件碰触到自己的哪一部份心理层面而让自己不高兴。
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