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常生龙:教育信息化撬动课堂引发深层次变革

常生龙:教育信息化撬动课堂引发深层次变革

2015年05月26日 16:01:31 访问量:433
        这是东方教育时报记者袁征在参加了虹口区教育局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白玉兰”国际教学论坛之后,撰写的一篇题为《常生龙:教育信息化撬动课堂引发深层变革》的文章,发表在5与6日的《东方教育时报》上。该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对4月份的上海教育博览会以及“白玉兰”教学论坛中有关教育信息化和翻转课堂方面的信息进行了综述。

4月17日在虹口区举行第四届“白玉兰”国际教学论坛,主题定为“改变学习方式,主动赢得未来”,主要围绕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开展深入讨论。从虹口区教育局的电子书包项目实践介绍,到专家畅谈“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再到现场公开课,无不透露出信息化给虹口教育带来的变化。

变革引发三大变化

“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是2010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425项试点项目之一。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介绍说,虹口电子书包项目的发展大体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重点围绕电子书包开展区域统筹的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完成电子书包设计的“整体构思”,并实现硬件层面的顺利运转,这一阶段持续了3年左右;第二阶段是聚焦教育信息化运用的实践,目前仍在进行中。

项目试点给虹口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常生龙说,这一项目首先推动了教育行政的变革,变单一部门推动为聚焦整体的实施。“一声令下让各个学校都来做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但学校是不是想明白了,能不能够做得好,这又是另外一回事。”常生龙表示,虹口区组成了由3位教育局长、两位教育学院院长组成的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推动团队,然后再从6个方面成立工作组.包括政策情报组、系统集成组、应用实践组、运维保障组、心理分析组、设备咨询组。教育局重点是进行方向性的把控,鼓励发挥基层学校学科教师的主体性,鼓励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来进行探索。

第二个变来自专业支持。常生龙说,过去,教育学院的学科教研员最擅长指挥和培训,因为教研员对整个学科体系非常有把握。但是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后,教育局发现,教研员自身的专业背景出现了缺陷。因此,教研员的专业支持要变指挥为现场的支持,变单一的培训为整个教学的研修,更要变单打独斗的培训,为团队的推进。

第三个变来自学校实施。目前,虹口区各个试点学校在项目实施上做出了很多的探讨。如江湾初级中学从数学学科的探讨出发,扩展到科目群、扩展到植物梦工厂等各个领域。曲阳第四小学从科学课程出发,然后扩展到数学课程、英语课程、美术课程、音乐课程。每个学校都有一条与众不同的实践的道路,但他们的方向又都一致的。

在实践中逐步发展

最先进的设备就最好吗?常生龙认为,教育信息化并不是一场“互联网炫技”。在开展项目试验之初,虹口区曾把最先进的终端送到学生和教师的手中,但后来发现,太先进的终端在系统配置方面有衔接上的难点。来自试点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大量的文字输入、传感器应用、已有学科软件的使用,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非常方便,使用起来比最新的移动设备还要稳定不少。而ios平板电脑摄像、社交网络沟通非常方便,配合丰富的学科APP,特别适合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学习。因而,在虹口的试点学校,移动终端的选择更倾向于混合型配置。

常生龙说,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始终坚持三个原则——鼓励首创精神、聚焦课堂、谨慎评价。教育局尽管开发了一套平台,但并不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必须使用它,也不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按照教育局设定的学科来开展实践,而是把实践和探索的空间放给学校和教师,也放给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虹口区鼓动实验,强调在实践中观察学生和教师的变化,注重技术效果的反馈,更注重未来的发展,同时谨慎地对这些研究做出评价。。“一个教育政策的实施,一个教育项目的实施,才做了3到5年的时间,就说它取得什么效果,这不太符合教育规律。”常生龙说。

转变观念与传统告别

常生龙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项目实践之初,我们还觉得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撬动还很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完全可以撬动课堂,引发教学深层次的变革。”对于电子书包项目接下来的实践打算,常生龙表示,虹口区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学校范围,在更大的面上推广教育信息化,同时会注重学段之间的衔接,即学生在低学段接受的信息化教学,在其升学后依然会得到延续,而不是再度回归传统。这需要基层学校教学观念上的转变,真正看到信息化带给教育的意义。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