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境界

转: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境界

2015年04月10日 10:09:29 访问量:245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境界》一文中提出过人生有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做人做事一切源于本能、源于自然,就像一个孩子喜怒哀乐一切皆源于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功利境界,就是做人做事带上了一定的功利色彩,为功利做事,为自我做事,为目的做事,趋利避害。道德境界,就是超越功利,超越自我,能够更多地考虑为社会、为他人。天地境界,在道德境界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真正能够做到海纳百川,包容宇宙。一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自然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所能取得的成就。

  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也曾经说:自古凡是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第二重境界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第三重境界叫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王国维用三句描写热恋中相思男女的词,来形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做出一番大学问,就要像热恋中的男女,千挑万选找准目标,一旦认准目标,就全身心投入,哪怕遭遇再多的苦难,再多的挫折,都无怨无悔,往而不返。当你全身心投入,上下求索,对自己的辛劳与付出无怨无悔,成功或许就在不经意间悄然来到你的身旁。这时你就会获得一种人生的顿悟或者境界的升华。

  以上,两位学者、大师关于人生境界的描述,都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凡是在事业上要取得大成就,首先就是做人的境界要高远。回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具体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由他的这句话我推出“成长即做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做人的过程。具体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也提出做教师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我把它称之为“职业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一份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处在这样一种境界的教师,表现在工作上,对教育工作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缺乏对工作的诗意与激情,更少有工作中的创新,一切往往都是被动的、无奈的,像这样做教师,至多只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绝大多数时候或许还是不称职、不合格的,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种境界,最终只能是一个平庸而毫无作为的教师。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教师,回头看看,除了遗憾,什么都没有留下。我把做教师的第二重境界称之为“事业的境界”,即把做教师不仅仅看成是一份职业,一个饭碗,而是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份崇高的事业来对待,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那么,这样的教师即使在平时的工作中会遭遇到各种困难、挫折与失败,但他永远不会沉沦、不会甘于平庸,而是永远保持着一份执着、一份热情、一份干劲;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使不能成名成家,即使不能成有成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他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位让领导放心,学生、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好老师。教师能做到这样的份上,至少在他离开教育岗位,回首自己教育人生的时候,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而会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与进取中获得一种人生的充实,哪怕没有建立事功,但也获得了内心的充盈。我把做教师的第三重境界称之为“宗教的境界或理想的境界”。即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神圣的宗教,当作一种崇高的信仰。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天,也许都能收获教育带给你的幸福和快乐。真正伟大的教育家其实都是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的,比如陶行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等等中外伟大的教育家。

  前行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上,我们是不是该静下心来问一问自我,我处在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