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教育不是镜中花——读莫言的《虚伪的教育》

转:教育不是镜中花——读莫言的《虚伪的教育》

2015年04月09日 10:19:52 访问量:255
    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章,我没有把他当作大师膜拜,所以不需要跪着读。但是,看到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中学教育的局外人对教育的审视,以及理性的批判,虽不至于跪着,也让一个在教育这方几乎荒芜的见方之地攀爬的自己产生羞愧之感。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的引导和感化,人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借用巴金老人的话说,教育就是要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而要健康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好,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人活得真实。但是,回归现实,冷静地审视当下的教育,不仅当局者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旁观者者也似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究其原因,进行梳理自可窥见一斑。
  
  进入学校,接受高考的遴选,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要跨过的门坎;而要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厮杀中顺利过河,一切围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精心准备,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但回归到学校,看看学校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本应该具有的功能,撇开义务教育不谈,单就高中教育而言就出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怪圈。《课程标准》白纸黑字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提出明确的界定,每一个捧着教材的人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个接受教育之人应该按照教材内容汲取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才是教育本身的特质彰显,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知识的多寡不能判定一个人命运的前景好坏,但是如果一个人素质和修养不济,即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除了对自己大有裨益,对社会和这个时代也不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无才有德可以借助后天的学习进行弥补,有才无德就可怕了。可是,当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被分数裹挟,执行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人不自觉地就会被分数奴化。于是,口头上喊着素质教育,要提高人的素养,而行动上则顺着高考指挥棒指引的方向一路狂奔。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进行着自我陶醉似的布道,结果始终逃不开高考和分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背离最直接表现是教与考分野。
  
  这种方向性的表里不一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的畸形共存。从教育的规律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践行者,学生是被服务者,处在受动的地位。可是,当素质教育之风盛行大江南北之后,教育的施行者面对一群小皇帝、小公主时师道尊严只落得消失殆尽的厄运。面对一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蹲下高贵的身躯,用近乎乞怜的口吻和他们进行着沟通。这样,师生关系一片和谐与融洽,学校一片祥和,社会一片盛赞。学生快乐着,老师幸福着,家长沉醉着,学校陶醉着,一切相安无事。应试教育的精英培养虽然存在很多的不足,诟病不少,但是正是受惠于这种教育,所以各行各业才涌现出很多的精英和大师;素质教育的普世性虽然目不识丁的人数锐减,可是只会写方块字,只识得简单的文字就真的意味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吗?走在水中,因为难接地气,所以始终是漂浮的;只有脚踏实地并不忘仰望星空,我们才能感受到踏实和厚重。为了息事宁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固然其乐融融,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看,温室里的花是经受不起暴风雨剥蚀的。佝偻而行换来一时的苟安,遗落的则是宝贵的职业良知和师者的尊严。可是现实是这样,老师不这样又怎么办呢?
  
  关系的异化造成的恶果则是经验和知识的背离。从考试的层面说,考试的题目是命题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按照自己的偏好命制的。至于答案代表的更是命题者对文本,对社会和人生的个人理解,仅仅是一种经验,而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接受试题检验的人只有猜透命题人的心思和出题的意图,把命题人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合符要求,才能顺利通过遴选。可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按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审美理论,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命题人的经验和答题人的知识很难找到对接点。这样,因为没有按照规则办事,参与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你只能被淘汰。试问,一个人的经验怎么可能成为金科玉律,怎么可能成为唯一的标尺和锋利的铡刀。尤其在多元化的时代,倡导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一个人的只言片语被奉为圣言,将有多少鲜活的生命躺在铡刀之下。
  
  另外,经验与知识的分野直接表现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实与虚鸿沟的加深。每一个老师都有每一个老师教学的风格,都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可是,一旦教师面对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同行一双双挑剔的眼睛时,原来那份真实和朴实就被无情地割裂,仅存的只有自己也不认识的自己在课堂上口吐莲花的引经据典,只有一张张精美绝伦的图片像放电影一样在广大师生眼前闪现;一句句经典充满哲思和睿智,笔走龙蛇的书写更是旷世的书法大作。欣赏着这样的华美,审视着似曾相识但又陌生的身影,学生惊诧和惊异着,老师啧啧称赞着,站在台上的主角则乘坐飞船飞向了太空,在云雾缭绕中开始了四方的云游。除了留下一缕青烟,似乎没有任何的痕迹。
  
  一千种描绘比不上一朵真实的花。面对教育,每一个与教育有关的人都应该从镜中花水中月中走出来。只有这样的返璞归真,教育的百花园才能出现百花争艳的胜景,更多的人才能立起来。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