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赛本领。课前,薛老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莲
花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薛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本领?学生的本领可真多,五花八门。但也值得思考:课前的交流应该为课堂服务,薛老师的课前交流是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值得进一步商榷。
二、范文引路,说本领。在学生畅说自己本领的同时,薛老师也勾起童年的回忆,动情述说自己的本领。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就在这时,老师亮出了自己的范文《我学会了骑马》。接着,薛老师引导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不会骑马时的状态,而有的学生却喜欢骑马后的快乐,这时薛老师又引导学生:“不会骑马是一种什么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薛老师正是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在范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薛老师在分析自己的范文的过程中,为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但值得思考的是:老师的范文是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同样值得商榷。
三、精心选材,写本领。接着,薛老师引导学生回想哪个本领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是缝纽扣,有的学生说骑自行车等。在学生说完之后,老师出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我们算了一下,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足足用了21分钟,而学生动笔写话的时间只有10分钟。值得思考的是:写话作文要立足于实践,因此,我们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分享习作,评本领。在学生写好作文片段之后,薛老师在课堂上分享学生第一篇习作《我学会了缝纽扣》,老师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哪里值得我们学习,哪里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地印象?都能充分调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接着,薛老师又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第二篇习作《我学会了溜冰》,老师在点评时,将学生的一些好词(如四脚朝天、气喘吁呈)找出来,然后老师又问学生他是怎么溜冰的?但学生回答的效果不明显,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他是如何把溜冰的动作写具体,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值得思考的是:作文讲评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而不是个体,不要让其他同学认为与无我,如果是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学效果会如何呢?值得商榷。
五、修改习作,晒本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薛老师在评改完学生作文后,让学生拿起笔,改一改自己的作品让自己的作品更加不一样。接着,又问学生改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改?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但也值得思考:如果能让同桌的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评改,作文教学效果是否会更明显?同样值得商榷。
每一次学习,都能让我们留下点记忆,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