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就是换个立场来思考问题。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却很难做到。如有时候教师在下课铃响了以后,为了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就拖了一点时间,而下面的学生大多表示出不耐烦的表情,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东张西望,有的学生脸上露出焦急的心情,更有一些大胆的学生要求上课老师快点下课。而这时老师大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我是为你们能掌握更多知识着想的,我即使拖了三五分钟,就是直接拖到下节上课,你们也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坐着听课,学生们这样做就是对上课老师的不尊重。”
如果教师这样一想,火气就上来了,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有可能将师生关系搞僵,在此种情景下,教师的课上得再精彩,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高。如果我们换一个位置,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会想什么呢?“我们每天至少得承受五六位教师的轮番轰炸,这短短的十分钟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啊。你一拖就是五六分钟,而且几乎堂堂如此,一到你的课我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又乏又累,又憋得慌,下一节课怎么上?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这样拖堂,我们还能活吗?”这么一想,就想开了,哎呀!都怨自己课堂效率太低,不但让学生跟着受罪,还搞得师生关系不和谐,今后一定得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让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学得快乐。换位思考一下不但轻松解决了问题,还让自己得到的反思和提高的机会。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质量也自然地上去了。
为此,每当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时候,不急躁,我总是换位思考:是不是我的授课方法有什么问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当学生屡劝不听、屡教不改的时候,不泄气,我总是换位思考: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当学生失去理智、顶撞冒犯的时候,不发火,我总是换位思考:他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对他是否缺乏更深刻的了解?他的心理方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由于我在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我教得较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
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每天四问,即: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字。第四个字是“剖”字,解剖的剖。第五个是“韧”字。
换位思考,也就等于对自己工作的一种反思;换位思考,也就等于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省。反思自己的行为需要勇气,反省自己的形态需要胆气。换位思考,就是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学生,歧视学生;换位思考,才有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换位思考,带来的是理解万岁,赢得的是师生和谐,收获的是教学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