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学部分实录与反思
朱宝军
(2014年5月7日)
根据学情的需要,《口技》教学计划用三课时完成,前两课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小组自主学习”“小组课堂检测比赛”“文言现象归纳”等方法重点处理了“言”的问题,效果不错;第三课时计划着重解决“文”的问题,但如何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解决“文”的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想通过课后习题的完成来解决,但最终还是否定了,因为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于能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文章,使其清晰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内容及主题;弊在于人为分割,学生缺少必要的感性认知,缺少了语文课堂应有的“语句感悟”“情感把握”的“美”的欣赏。
所以,我决定用“预设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前提条件是要根据具体的课型来决定。
基于此,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文内容,我预设的部分问题如下:
1.如何理解“口技”?
2.文中哪些段落是具体描写“口技”表演的?
3.你能找出相关段落中描写“观众”语句吗?
4.课后第一题用四句话,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表演者的表演内容?请从文中找出与四句话相对应的有关描写的语句。
5.描写观众的语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从表面看,问题有五个,给人感觉烦琐而冗长,但从具体的课堂操作层面看,却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
以下是我的部分课堂实录及反思:
师:我还是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板书我和大家的交流成果吧!
(学生们听到要板书,都不吭声,也无人举手,老师指名一学生上讲台)(反思:说明学生还是有顾虑,缺乏自信,从另一个角度看,老师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对学生整齐规划、如何布局、认真听讲、提取主要信息,整理笔记等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师:文章的题目是 《口技》,那这两个字该怎么理解?
生1:口的技术。
师:意思对,但不准确。用口干什么呢?
生1:模拟声音。(有学生补充:用口模拟声音的技术。)
师:基本正确,准确讲,口技就是表演者用人体发声器官来模拟和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同时配以表情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技巧和技艺。
(学生简单做笔记)
师:理解了“口技”,那么请问,文中哪些段落是具体描写“口技”表演的?
大部分学生齐声说:2、3、4段。(全文共五个段)
师追问: “口技”表演牵扯到哪些人呢?
生2:妇人、丈夫、孩子们等。
师:你说的这些人都是本文口技表演中的具体人物,我问的是“口技”作为一种表演艺术,都有哪些人参与呢?
个别学生小声说:表演者和观众。
反思:此处设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表演艺术离不开两类人,即表演者和观众,但此处提问非常失败,问题设置也很不合理,“牵扯到哪些人”“哪些人参与”,这些问法都是不妥切的。应改成“口技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表演的对象是谁呢(学生肯定回答:观众)?”这样的提问指向性非常明确,水到渠成的引出对文中描写观众的相关语句的揣摩。
师:你能从2、3、4段中,找出描写“观众反应”的相关语句吗?
生3:第2段中的“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第3段中的“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第四段中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师:正确,很好。那么观众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呢?
大部分学生:因为表演者表演的好啊!
师:的确是这样。课后第一题用四句话,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表演者的表演内容?请从2、3、4段中找出与四句话相对应的有关描写的语句。
生4:和“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相对应的描写语句是第2段中的“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生5:和“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相对应的描写语句是第3段中的“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生6:和“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相对应的句子是第4段中的“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生7:和“百千齐作,应有尽有”相对应的句子是第4段中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师:以上这些描写,我们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叹服。充分的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学生点头认可)
师:既然是展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那么,描写观众的语句完全可以删去,对吗?
学生齐答:不可以。
师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片刻沉默)
生8:是为了从观众的角度说明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师:好好好,为了突出技艺之高超,分别从表演者自身和观众的角度来体现,这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大部分学生回答是神态,动作,细节等描写方法。)
师(显得很着急):打个比方吧,假如评价某个老师课讲的好,一方面定要从老师自身的角度去评价,一方面肯定要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去评价。我们一般把后者称为?
(个别学生说:侧面了解)
师:那么,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上,为了突出技艺之高超,作者运用了?(大部分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
反思:老师费了这么大的劲,就想引导学生得出“正侧面结合”的结论,显然是煞费苦心,最后虽然有个别学生喊出了老师心中的答案,但这种引导很笨拙,很牵强。
解决办法:直接告诉学生写法是什么,同时简单介绍写法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字词句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可能效果会更好!
修改如下:
生8:是为了从观众的角度说明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师:这种描写方法就叫侧面描写,直接从表演者自身角度展示技艺高超的描写方法,就叫正面描写(具体描写方法有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两者彼此补充,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共同的主题。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后,那就请大家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作简单的分析,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思考:
首先,预设问题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离开学情的预设问题是不合理的,其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本节课中预设的问题之一“描写观众的语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来看“不能删去,是为了从观众的角度说明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是科学合理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老师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了解把握“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的基础上,把握其表达效果,但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在课堂上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因此,课前预设问题之前,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其次,预设问题中的隐性知识、隐性技能务必提前有所思考,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顺畅性。如预设问题之一“你能找出相关段落中描写‘观众’语句吗?”,单纯就这个问题而言,学生很容易解决。课堂上如果直接发问,显得有些生硬,也有些突然,因为这个问题隐含了“表演艺术”特点的相关知识,既然有表演者,那就一定会有观众,这个问题道理简单,但在培养学生如何欣赏表演艺术的能力上,却是非常有必要的,表演艺术的范围很广阔,诸如音乐、舞蹈、话剧、戏曲、影视剧、杂技等,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在欣赏学习时,思考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当然,这并非教学的重点,但必须让学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