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转:用爱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

转:用爱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

2015年03月28日 09:22:25 访问量:407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大、单亲(父母离异)子女不断增多、留守子女(父母外出务工)不断增加,直接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品行、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或学无目的、态度懒散,或逃课旷课、违纪违规,或孤僻封闭,或自暴自弃。在学校生活里,“问题学生”与“好学生”就是两个层次分明的教育现象。这样的学生固然令教师头痛,但毋庸置疑,任何方式的忽略、冷漠或歧视都不是解决之道。

  与好学生一样,“问题学生”表达的是一类学生的特质,在这类特质里,有需求也有期待,当我们愿意“蹲”下来与他们对话的时候,常常可以发现,问题学生也是相当可爱而且大有希望的人群。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问题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心理有问题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问题学生可分为以下五类:1、学习问题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在学习上困难重重,已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

  2、品德问题生:这类学生思想品德差,抽烟、汹洒、赌博、讲流氓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吸毒等等,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这类学生令教育工作者最为头疼!

  3、心理问题生:这类学生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有的属于心理烦恼、有的属于心理障碍、有的属于心理变态、有的属于心理疾病。这类问题生处理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学生的自杀行为。

  4、身体问题生:这类学生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表现为外在的支体残疾,有的表现为内在的身体疾病,他们往往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向其他问题生转化。

  5、综合问题生:是指一身集聚多类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学习问题生往往导致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品德问题生往往导致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身体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

  一、尊重问题学生,多与他们沟通谈心,建立相互信任

  其实,更准确地说,问题学生是“需求缺失”学生。他们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只是对压抑的需求的一种另类的表达。从刚一开始,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各种潜在可能性的白纸,这些潜在可能性便是孩子的气质、个性与行为倾向性。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土壤”,让孩子在其中能够自由呼吸、吸收营养,绽放光彩。而影响一个生命成长状态的最根本的因素便是在成长中需求的满足与控制。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人,遭遇到一些挫折和一些无法突破的束缚,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因此,问题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这之前,他们一定也曾试图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渴望与现实建立和谐正向的沟通方式,可惜他们的挣扎、渴望与努力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似乎有一个习惯,只关注表面的现象,不善于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问题学生很多有感情有缺失,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爱、得到温暖,而他们所得到的却往往是冷漠、鄙视、甚至敌视的目光和行为表达方式,他们感觉到亲人、老师和同学们离自己越来越远,从而自己也就越来越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前提是尊重他们和建立感情基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许多优秀班主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否则,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只能是空谈,根本不可能实现有效转化。即使是像公安部门那样关“禁闭”,也只能是“形变而神不变”,不可能使其思想认识转变。

  二、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积极主动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俗话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强调沟通方法与艺术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教书育人工作越来越讲究沟通,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更要讲究沟通的方法与艺术,即使是对问题学生批评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也要讲究沟通方法与艺术,比如说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点化式批评、易位式(交换位置)批评、温情式批评、自责式批评、提问式批评、渐进式批评、勉励式批评、比喻式批评、商谈式批评和婉讽式批评等等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学生很喜欢成功,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评。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有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问题学生往往比别的学生更需要成功的体验,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我们在思维方式上首先认定问题学生是朽木不可雕,看不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那么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也就只能令他们烦恼,根本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问题学生并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我们很多德育工作者没有注意挖掘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为此,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同时也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觉得他们一样可以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同学,家长眼里的好孩子。

  三、调动问题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当一个孩子最初逃学的时候,他一定不是想逃学,而很可能是出于对一门功课、一份作业的惧怕,如果我们察觉了他的学习困难,而不是简单地打骂说教,情况会怎样?当一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通宵泡吧,在网络上寻找安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的行为与“标准”相差多远,而应该思考,他在逃避什么?他在渴望什么?当第一个性罪错行为发生的时候,他在表达什么?他在释放什么?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早重视问题行为的早期萌芽,“问题”可能就被杜绝在萌芽中。而这些行为,只不过是问题学生表达内心需要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因此,要模清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只有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教育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往往是事倍功半,恨铁不成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调动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要因人而异,比如说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之产生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表现的心理,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及时在公开场合给予肯定的评价;满足他们求助的心理,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感情的需要,对他们坦诚相等,与他们交知心朋友等等。同样对于学习缺乏目标、信心不足、心理素质差、行为习惯养成差、综合能力差的问题学生,不能就学习抓学习,只有把非智力因素开发加强了,学习才能有效果。

  问题学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问题学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有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

  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问题学生要以表扬为主。要设计适宜的课堂练习,降低起点,使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问题学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并予以必要的鼓励,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五、组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仅仅靠班主任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比如说对于心理问题生,班主任就必须要依靠心理辅导老师;对于综合问题生,更要依靠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等等。所以,班主任应根据问题学生教育和转化的需要,组合优秀学生、任课教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管理部门的德育干部、校领导、家长、居委会的管理人员、甚至与问题学生接触较多的可以利用的其他人员等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全方位地对问题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在问题学生的周围形成一个教育、引导、督促其行动的教育转化网络,真正为问题学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期望,从而重新认识与评价自我,才能使他们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最终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问题学生可能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都是成长状态中的生命,他们有属于自己被忽视的需求,被压抑的渴望,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症结”,他们可能会犯错误走弯路。如果我们找对了症结,问题学生就不再是难题。而过去,我们之所以束手无策,多是只看到了问题学生的问题,而没有真正看到他们的“内心”。当我们对待问题学生象对待一个真正需要尊重需要呵护的人,当我们理解他们的需求,聆听他们的呐喊,尊重他们的差异,我们才站在了一个对的起点上,这才是改变的开始。让爱来点燃问题学生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感到师爱的温暖,前途的光明。让我们摒弃对“问题学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不久以后,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