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转:在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转:在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2015年04月04日 08:43:34 访问量:42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使“个性”在数学教学中闪光。

    一、允许个性化提问

    不少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良好的数学课。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在教“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中的“把2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讨论研究,最后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来说明 1/3 的含义,结果有的学生把3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发现1个三角形就占1/3 ;有的学生把6个五角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 1/3 ,每份是2个;有的把9个方块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1/3 ,每份是3个。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针对这些情况让学生找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发问。果然,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同样是1/3,为什么每份表示的数量却不一样?”“每份明明是1个、2个或3个,而表示的分子却都是1,而不是2或3呢?”……小小的几个问题,就像一块块神奇的魔石,激起了孩子“心动”的涟漪。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首先便有了一种很强的求知欲,迫切想解开这些疑问,在接下来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学得也就特别认真,最终明白了“因为2个在6个里面是三份中的一份,3个在9个里面也是三份中的一份,所以都是1/3 。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与具体的数量无关”。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有一点问题,有一点收获,尽管也许只是那么一点点,但确实是他们所问,确实是他们所得,学生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既发现了自身的能力价值又激起了个性的形成、创造思维的发展,对学习也就更加充满自信了。

    二、尊重个性化回答

    实施个性化教学,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彻底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从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 2/7 和 7/12 的大小”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反馈,说出各组的比较方法。一个学生说:可以用通分的方法,使分母相同再比较大小;一个学生说: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第三个学生说:我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分数的意义,2/7是占了7等份中的2份,小于一半,而      7/12是占了12等份中的7份,大于一半,所以 2/7 小于7/12;又有学生说:还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同1比较得到:1- 2/7 =5/7 ,1-7/12=5/12 ,因为5/7大于 5/12 ,所以 2/7反而 小于7/12 ;还有学生说:还可以利用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教师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一个学生说:利用分数意义进行比较,对有的题目不好用,如换成比较3/7与 5/12的大小就不好比较了;有的学生说:第四种方法也一样,有的题目不好比较;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用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方法最简便;也有学生赞同第一、二种方法……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教师不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学生的思考,没有急于对学生进行否定,没有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是致力于“多样化”和“合理化”,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三、鼓励个性化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恰恰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的优点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数学课堂就像一个小舞台,能否搭好台让学生唱好戏,关键在于教师这个“导演”能否搭好台让学生“唱好戏”。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数学情节:“要用纸包装4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药盒,至少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你能想出好的办法吗?”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出了多种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最佳的解法,而是采用个别思考、分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多种方法,让性格内向的和胆大的学生结对子,学习能力欠缺的和擅长学习的学生结对子,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天地和自我表现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长此以往,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学习环境中个性得到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四、引导个性化实践

    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数学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想象与表现。数学的天地是自由的,如果在课堂上束缚学生的个性,限制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问题答的与教师备课时设计的一模一样,学生又怎么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用圆规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学生情绪高涨,有的说与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有关系,有的说与圆的直径有关系,有的说与圆的大小有关系……学生们大胆想像,教师也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生用各自的方法找到了答案,发现了身边的数学,顺利地完成了富有个性的实践,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它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教学中闪光!

编辑:林剑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莆田砺成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